名家评论丨李运转:担一份良知,抒一份真情

2016-08-25 09:32:31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担一份良知,抒一份真情

文丨李运抟

 

戴希自1992年开始创作,除工作关系写了200多篇新闻通讯类文章,迄今已在国内百多家报刊发表了450来篇作品。戴希创作涉及的文体多样,包括小小说、散文、杂文和诗歌。其中有不少作品,先后被《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杂文《镜头》入选《2000年中国年度最佳杂文》;小小说《扶贫》入选《中国2001年年度最佳小说》;散文《永远是朋友》和《吐鲁番的境界》入选《中国当代散文精选》;此外还有些作品获奖。由此可见,戴希不仅创作勤奋,创作质地也颇为不错。

作为常德市武陵区政法部门的一名基层干部,戴希日常工作很忙,创作不仅完全在业余,且要见缝插针挤时间。工作繁忙,为何还要坚持创作?读完戴希给我的作品,我觉得戴希坚持创作是出于两种原因:一是他真喜欢文学,而不是附庸风雅;二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感,以文学来表达自己的一份良知。对于戴希,后面这点还相当重要。戴希很多作品已经证明:他确实是想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社会认识,批判不良,追求正义。

戴希创作中,我以为其小小说创作更见突出。《玫瑰与仙人掌》和《爱的谎言》这两本集子,也显示了戴希小小说创作的鲜明特征。这些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追求正义的批判意识。

戴希小小说,虽然涉及多种生活内容,但以揭示权力腐败、批判官员不良和讽刺官场习气的思考,最为引人注目。而这种追求正义的批判意识,不仅体现了作家的社会良知,也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文学精神。如《扶贫》对形式主义扶贫现象的揭示,《危房》对虚张声势而不作为的官僚主义作风的描述,《利息》和《都赢了》对权钱交换的“潜规则”的描写等等,体现的都是批判性主题。这类作品指向的都是我们并不陌生的社会现象,但由于作者善于抓住典型现象,取材独特,开掘较深,读来,便往往有举一反三的联想效果。这种“小中见大”的取材和开掘,使戴希小小说的思考不仅有深度,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意义。

其二,主题在叙述中自然呈现。

叙事文学特别要注意主题与叙述的关系。因为主题蕴含在叙述中,靠叙述而呈现。对于篇幅有限的小小说,叙述不当,不仅容易出现主题先行问题,也会缺乏真切感。这方面,戴希小小说的处理比较成功,主题多是在叙述中自然呈现。叙述水到渠成,主题呈现也就自然而然。戴希的叙述还非常注意“收笔”功能,往往有言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扶贫》中,高低的捐物只是区区百元的20盒粉笔,可校长等人招待高低吃顿饭就花费近九百元。吃饱喝足后,校长握着高低的手,笑问“再来母校扶贫?”这真是耐人寻味的绝妙一笔!《扶贫》能够入选《中国2001年度最佳小说》并作为中学生课外辅助读物,和其精彩叙述是分不开的。

其三,不拘一格的艺术探索。

艺术探索是戴希小小说创作的又一特色。如《贪官访谈录》采取对话形式,以记者和贪官的对话构成整体叙述。对话过程中,贪官极力为自己的种种丑陋行径辩解,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充分暴露了贪官的权力心理和欲望膨胀,揭示了官场常见现象。结尾特别有趣,同样显示了戴希的“收笔”功力:采访完毕,因杀死情妇而关进牢狱的贪官,竟然要请记者上酒店、泡小妞,“先舒服一下再说”。如此忘乎所以,似乎匪夷所思,而这种潜意识恰恰揭示了贪官的“日常习惯”。真是极具讽刺意味。这些“辞能达意”的艺术探索,审美效果很好。而叙述方式的多样化,也能拓展作品的审美空间和增强艺术生命力。

戴希创作中,散文和杂文占有较大比重。如果说戴希的杂文如同其小小说,也是以批判丑陋、讽刺不良为主,体现了鲁迅先生所说小品文应是“匕首和投枪”的特点,表达了自己的一份社会良知,那么其散文创作,则可谓抒发了自己的一份浓郁真情。戴希给自己散文集取名《释放心情》,“释放”的就是心灵之声。《释放心情》分为“爱情的天空”、“亲情的原野”和“世情的河流”三辑。爱情、亲情和各种世情,成为戴希散文主要描述对象。包括戴希后来写的散文,也多是这方面的抒情写意。在关于爱情的书写中,有多篇是写给妻子的,这些直抒胸臆的作品显示了令人感动的伉俪情深。而《永远是朋友》、《想念白雪公主》这类回忆人生驿站的篇章,也很耐人寻味:它们抒发的情感和心理,是我们人生中常能感受到的。亲情描写是戴希散文中特别深沉的部分。如《父亲与牛》、《长兄如父》、《可怜天下父母心》和《对不起父母》等,所描述的父母亲的勤劳慈善和长兄的厚道,都使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大爱无边。成长中的女儿,无疑是戴希心中的最爱和希望。他为女儿写了很多,如《女儿半岁了》、《女儿学画》等等。它们不仅写出了女儿的聪明、乖巧和个性,也道出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无限疼爱。世情描述方面,戴希笔触比较宽泛,真情仍在,但多了关于现实和人生的哲理思考,如《初为秘书》、《感受家园》、《误会》、《崇尚诚实守信》等。

戴希发表了40多首诗歌,大多精短,也多哲理意味,如《一把椅子》、《一棵树》、《钓鱼》和《幸福》等。不妨看看《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有时是自己的脸/ 有时不是自己的脸/ 有时是自己的心/ 有时不是自己的心/ 有时说自己的话/ 有时不说自己的话/ 有时做是自己的事/ 有时不做自己的事/ 有时坚守自己的位置/ 有时不坚守自己的位置/ 有时走自己的路/ 有时不走自己的路/ 有时发自己的光/ 有时不发自己的光/ 有时找得到自己/ 有时找不到自己/ 有时是自己/ 有时不是自己”这种“生存状态”当然非个别,隐含意味也深长。

戴希属于理性较突出的作家,很多作品具有“寓教于乐”的特征。这也是正常现象。不过在散文方面,戴希可能要注意“寓教于乐”的适度,不必总是强调“说理”,或非要归纳出某个思想,可以写得更含蓄些,让读者多些想象空间。戴希的创作正处在状态良好的上升时期,我希望他在文学路上走得更好更远。也希望戴希所在的常德市的文学创作更上层楼。

(原载2007年10月26日《湖南工人报》,李运抟系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总评委)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