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从“铁榔头”到“郎”图腾

2016-08-20 09:01:03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蔡矜宜,苏原平] [责编:曾晓晨]
字体:【

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拼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从“铁榔头”到“守护神”


图为8月18日,中国队主教练郎平在比赛后向观众致意。

湖南日报记者 蔡矜宜

球员时代

万人空巷“铁榔头”

1981年11月16日傍晚,整个中国大地从安静到沸腾只隔了“郎平一个扣球”的时间。

当时,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关注这场女排世界杯决赛。随着郎平的一记大力扣杀,中国女排3比2战胜东道主日本队,第一次站上世界之巅。

接下来,1982年秘鲁女排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日本女排世界杯、1986年前捷克斯洛伐克女排世锦赛,短短5年,郎平带领中国女排实现五连冠的壮举!

与此同时,学习女排精神的浪潮也席卷中华大地。相比之下,现在所谓的领军人物、国民老公都弱爆了,那个时代的郎平,是万人空巷的女神,是真正的国民精神领袖。

“打球已经完全不是我们自己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大事,我自己都不属于自己。女排是一面旗帜。女排的气势,振兴了一个时代,她是80年代的象征。”郎平曾在自传《激情岁月》中这样写道。

为了这份期望,郎平每天的训练比谁都努力。排球名宿陈忠和曾说,“郎平的扣球和男子运动员没什么区别。”作为世界第一主攻手的她,单场比赛最多扣杀96次的惊人数据,让后辈至今难以望其项背……“铁榔头”的别号就此流传。

为了这份期望,比赛的时候郎平不是在尽力,几乎是在拼命。

为了这份期望,退役后的郎平从未离开过排球运动,她的心中也无时不牵挂着中国女排。

执教生涯

中国女排“守护神”

“我会像奥德休斯一样,朝着心中的方向……不管明天的路有多漫长,我再次启航,带着我的勋章。”一首《勋章》献给郎指导,只因30多年来,中国女排的太多荣誉,都和郎平息息相关。

郎平两次接手中国女排时,球队都处于低谷。但是,郎平两次都扛起了中国女排这面大旗。

1995年,郎平首次执教中国女排。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35岁的郎平在质疑声中带着孙玥、李艳、赖亚文等一批球员一路杀进决赛。而这也是中国女排自洛杉矶奥运会后再次挺进决赛。虽然最终不敌巅峰期的卫冕冠军古巴女排,赛后没有人责怪郎平,“铁榔头”却在此时宣布辞职。

1999年,郎平来到意大利,在排球氛围浓厚的摩德纳执教。这座面积只有成都一半的城市,有100多支排球队,然而成立了27年的摩德纳女排从未赢得过冠军。可“郎”来了,一切都不一样了——在摩德纳不到一年,郎平就率领球队获得意大利联赛冠军,一年后又夺得欧洲联赛冠军,2002年成就联赛和杯赛“双冠王”。从此,“Jenny”(郎平的英文名字)成了摩德纳英雄。

2005年结束意大利之旅后,郎平开始了一段新征程——美国女排主帅。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陈忠和的带领下重启“黄金一代”,目标卫冕。有意思的是,中美分到同组,双方奉献了一场史诗级对决,最终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在1比2落后的形势下力挽狂澜。遗憾的是当时的巴西队更加强大,中国女排半决赛输给这个对手,美国队也在决赛中不敌巴西队。郎平两次带领不同的国家队征战奥运会,均收获亚军。

中国女排再次陷入低谷。还好,郎平又回来了。2013年,“铁榔头”二次执教中国女排,她大胆启用新人、改革战术体系……短短3年,拿下世锦赛亚军、世界杯冠军,杀入奥运会决赛。如今,55岁的郎平成为中国女排当之无愧的“守护神”。

“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只是尽力做好。”在里约,郎平将再次向金牌发起冲击,她希望能够刷新自己执教生涯的新高度。“我代表中国拿奥运金牌已经是32年前了,不可能和现在比,但是我觉得意义是相同的,所以我会带着球队全力去拼。”

北京时间21日9时15分,中国女排决战塞尔维亚队,让我们再一次为女排姑娘“万人空巷”吧……

快评:“郎”图腾

苏原平

在逆转战胜东道主之前,几乎没有人看好这支中国女排。在一场堪称史诗级的中荷鏖战之后,中国女排再次奇迹般闯入奥运会决赛。创造奇迹的,正是当年的“铁榔头”郎平。

在中国体育史上,“铁榔头”绝对是一个特殊的、不可复制的符号,除她以外,没有一个运动员或教练员能在30多年的时间里,自始至终被无数的拥趸崇拜。她在球员时代创造“五连冠”,带领中国女排走上世界之巅;两度回国执教,两次率领中国女排重返世界排坛顶峰。

2013年临危受命,郎平在短短的时间里将这支新老交替后千疮百孔的队伍,重新凝聚成一个团结、高效而又充满战斗力的集体,连续跻身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决赛。

作为女排精神的见证者与缔造者之一,郎平比谁都清楚,所有的感动,不会凭空发生。所有的精神,必须有实力支撑。

在过去3年,郎平一直在大国家队理念的指导下苦心操练人马,以大面积主力轮换锻炼新人,为的就是在奥运会的舞台绽放光芒。征战里约,她更是大胆启用新人朱婷、刘晓彤,留住老将魏秋月、徐云丽。她将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在这支年轻队伍深深烙下“郎平烙印”。

年轻选手应变能力弱,场上起伏大。但有郎平坐镇,她以丰富的一线经验、迅速的应变能力和女性独有的缜密心思,及时发现问题进行调整。从魏秋月到丁霞,从刘晓彤到龚翔宇,郎平总在关键时刻做出恰到好处的调整和变化。有郎平在场,年轻的队员们就像多吃了一颗定心丸。

时隔12年再次闯入奥运会决赛,女排姑娘们又一次美丽绽放。当所有人都在说“女排精神回来了”,她却说“其实女排精神一直都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是的,女排精神一直都在,正是年轻女排走出低谷、迎头赶上的文化底蕴。继承了老女排优良传统的郎平,早已成为新女排和国人心目中的“郎”图腾。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