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娘的“东女国”

2016-08-10 11:18:16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余艳] [责编:吴名慧]
字体:【

 

 

历史的金川是嘉绒本部。嘉绒,意为“女王的谷地”。金川人是东女国的后裔,她们把大琼鸟作为自己的图腾,是坚信自己就是琼鸟的后代。

东女国宫廷舞叫锅庄,其女性造型参照琼鸟。她们将头发高高竖起,红色的发绳将五色的彩布做成头帕,红色的缨络垂在耳边,与一颗硕大的珊瑚构成琼鸟靓丽的头;

红白相间的披风下是一条百褶裙,腰间挂一条翠绿色的腰带。标准的百褶裙有250个皱褶,象征着女人持有250种美德与威仪。那又是琼鸟丰沛的羽翼了;

女人们内衬的裤子被绑腿布条紧紧裹住,如同鸟儿的小腿。鞋尖高高翘起,走起路来,将手轻轻抬起,就像是一只轻快的琼鸟自由穿梭。

一切就绪,有歌声响起,唱词中就有《金川琐记》:“俗喜跳锅庄,嘉会日里,党中男女各衣新衣,合色巾帕之属,罄家所有,杂俩其身,以为华赡,男女纷沓,连臂踏歌,俱欣欣有喜色。”

于是,歌之舞之,琼鸟们,起飞——

 

郑娘的“东女国”

余 艳


 

郑娘的“碉王山庄”在风水极好的金川马尔邦。

这个东女国中心的大金川之地,曾是女性的王国。中国正史《后唐书》称其为东女,《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当代人熟知的摩梭族,都是东女文化的缩影。这个兴旺了几百年、谜一样的国度,曾支配着偌大的国家、梦一般的王朝。让骄傲的女人在这里尊贵着,诗意的女子于此浪漫着。直到现在,依然盛行着女性做主的尊女遗风。

郑娘就生长在这里,长期被清新遗风滋润着、被美好民俗宠幸着。

偏偏马尔邦乡,又是著名的碉王之乡。在嘉绒藏区数百座石碉中,高达50米的马尔邦关碉有“中国碉王”之称,如一柄长剑,倚天而立,直刺云霄。

郑娘的家,傍碉而居几十年,被遮风挡雨无数。当乡里要建第一批农家乐,郑娘踊跃,在家宅上扩建,立起一座三层独院,又像极了当年女王的行宫。

其实,高高耸立的马尔邦关碉正是当年女王的行宫。一代王朝如千年之谜,神秘地沉睡在岁月的乡野。朝代更替,历史演进,这片女王曾经金戈铁马、叱咤风云的古战场,还那般辉煌如昨?远古的女性王朝、传奇的女儿国,缔造的文明热土,还会那般风华绝代、浪漫依然?

会的,郑娘自信。不是从前的古战场,也当冲锋的战士;不是当年的女儿国,也争做今日佼佼者。顺着这势头,不负好春光,郑娘开起了马尔邦乡第一个农家乐,依碉取名“碉王山庄”。庄式雅院,无论是建筑、装修,都沿袭嘉绒藏族女王行宫之风格。不多久,郑娘一跃成这一带首先富起来的“尊贵女王”。

可是,碉王山庄从艰难起步,到渐入佳境;从辉煌高峰,到忍痛出手……毅然复古了当年东女国王朝的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从强到——消失?

不,郑娘是曲径通幽再入佳境!

 

一、 碉王山庄 ,香飘“尊贵女王”

嘉绒一带流传着一则美丽的传说。在九只琼鸟齐头共饮一江之水的地方,六十二座神山如同六十二条青龙盘旋在琼鸟的翅膀上。此乃是青龙争雄之地,按照风水学说,只有女性的统领才能获得长治久安。而男人们,更多的是跨出嘉绒地域,在外面的天地成就一番事业。

历经几个朝代,事实上,唯独东女国时期的是社会稳定繁荣、文化艺术灿烂。除此之外,无一不是土司之间轰轰烈烈的战争。

这儿便是,因女人而祥和安宁的福地,因女人有世外桃源的和谐……

金川的“梨花节”,梨花和雪花翩翩齐舞、绿色和生机交相辉映。

正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阳春三月,我们穿过“碉王山庄”的大石坊,进入大而整齐的院落,两座别墅型的楼房、被四面簇拥的果树花草包围着,这就是郑娘的家,又是这一带有名的“碉王山庄”。

这哪是一处农庄?简直就是东女古国母仪天下的王宫!还真不是“王宫”的奢华,是第一次见郑娘,看年过半百的她,自信写在脸上、尊贵撑着筋骨、漂亮不减当年。不由得想:她是得“女王生美女之祖传秘方”沿袭下来多少代天生丽质的嫡亲女儿。她身着藏服外套一件清爽围裙,大堂里、厨房间,有权威、能做主,干练的郑娘活脱脱一当年主事治家的尊贵女王。

思绪自然飞到当年的东女国。辉煌时的东女国,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老独特的民情民俗——以女权为中心的女儿主宰。“凡号令,女官自内传,男官受而行。”“女官有侍男,男官不得有侍女”;在民间,同样由女子掌权,一女可以多夫,生子必从母姓;掌权的女人一定崇尚阳刚、鼓励勇士。还有,当年的女王有一个生美女的祖传秘方,国内美女如云,故颇受四方青睐,名噪一时……

东女王朝的复兴地,遗风浩荡,暗香千年。金川的郑娘,梦想像灿烂的格桑花,在“香风”吹拂下,疯长。

郑娘叫郑子珍,对家、对事的主宰,一直被家人、村里人称作“当家人”。外出包工包地多年,2005年,有主见而能干的郑娘,领着丈夫回到家乡马尔邦。那时,久不翻修的家就是一堆摇摇欲坠的废墟。老人孩子住着,时时让在外的他们揪心安全。

最终反复思量后回到家乡,郑娘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家乡的美妙,蓝天白云,哈达酥油。伸手能摘云朵,脚边果树花香。金川啊,山川河流,重峦叠嶂,逶迤奔腾,梨园之乡。近些年,名副其实的“拉萨第二”、“阿坝江南”;二是家乡有任何地方都没有的——女人的尊贵。那是沿袭至今的尊女遗风,女人在这,就是能做主、会当家的——不是王的女王。

刚回到家乡的郑娘,偏偏赶上乡里为开发旅游两个办农家乐的指标,郑娘一咬牙要一个。可全部积蓄远远不够,就亲戚邻里地借,东拼西凑立起了“碉王山庄”。没钱做装修,开业再说,边干边赚。记得第一波客人是当年乡党委书记刘显风带来的。接下来,乡里县里扶持、邻里亲友关照,“碉王山庄”南来北往的客人熙熙攘攘,郑娘每天只管将一桌桌饭菜做香、做好、做干净,以自己能吃才待客人之准则,保证所有菜肴绿色环保。

沸腾的锅里捞出热气腾腾的香肠和腊肉,盛起香气扑鼻的“九大碗”,酒杯斟满香醇的金川白酒。吃好喝足后的游客,还“麻辣鸡”、“锅盔饼”地将生态特色食品打包回家。就这样,满堂令人大快朵颐的藏式“盛宴”,天天在碉王山庄的“农家乐”里,迎接各方嘉宾来客……

“真没想到啊,发展乡村旅游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收益。”郑娘说起几年前,还是那么感慨:“当初县上引导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接待,心里还是有些没底,但现在看来当初的担心是多余的。以前,我们苦惨了,现在赶上好时候,就想发狠做。不仅做饭菜,还有客房,周末都住满游客。你们不知道,一旦游客‘爆棚’,起五更、睡半夜的忙,累趴了,只要看到顾客满意就又来精神。”

“我们定价都很便宜,是要让游客知道,来金川旅游,不仅景色优美,消费价格也公道实惠。又是以最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游客。”

聪慧又质朴的郑娘不趁机抬价、不“宰客敲客”,用自己的诚信经营,让众多游客纷纷“点赞”,也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郑娘算了一下账,后两年,她年纯收入都达20多万。

热闹经营中,郑娘无疑是最辛苦的,配菜掌勺兼迎来送往,笑容像东女国传说的温婉纯净;一天一换的各色围裙套在藏服上,又像头顶的天空,碧蓝无垠,永远干净得让人放心。

郑娘的丈夫马永书心甘情愿地做着妻子的下手。像曾经的东女国王朝,女人执掌号令,男人执行号令。他不辞劳苦外采上等食材,兼种大片有机蔬菜,又遵循当年“男子出征打仗,平时耕耘劳作”,包下家之外的所有外耕劳作。只有一点,他们住着的现代“碉楼”,从前女王是享受九五之尊,高高在九层之上。而男人只能六层以下……

郑娘没有九层高楼,也没分三六九等,丈夫马永书是幸福平衡的。他一直心甘情愿地将自家女人高高托在头顶,像他的肺腑之言:我们这一带的女人聪明能干有主见,她们是“宰点的”、能“宰主”(“能做主”、说话算数)。娶了子珍35年,她当家作主做得好,贡献大说话自然算数……

我抢先诡秘地问:你就不觉得男人没地位、少尊严心里不平衡?东女国的遗俗可能会让让你们慢慢丧失话语权……

“你不知道,这里得东女王遗传,女人都吃得苦还能干,周全细致,一家人当然信任她、主靠她。她是家里快乐的中心、是我们幸福的主角。三十多年,我是任何事都问她。像经营‘碉王山庄’,她搞得好、自然做得主。红火兴旺,我给他打配手没得怨言,还能少失误,何乐而不为?只是她辛苦哟,起早贪黑、精打细算,里里外外、一家老小不容易,还关心我、心疼娃儿……”

就这样,郑娘在家女王般地当家主政。主宰“碉王山庄”八年,做成传说中女儿国的御厨;做成四方游客路过马尔邦必追捧的佳肴名店;做成乡里乡亲都能参与的互助合作社。

“我是一直记恩在心呢。‘碉王山庄’在建时,缺钱,你一百他一千地大家凑;缺工,你家来一个、他家搭把手地大家帮。后来生意好了,自己忙不过来,还是乡里乡亲主动携热情、拿力气来助阵,常常帮工整天还不要钱……”

真赚钱了,郑娘实心实意地想把乡亲们都拉进来。你家地里的菜好,收购上来;他家困难,来就业开高工钱。邻里事急,她压下生意腾地办席;乡里有喜,她不为赚钱只为奉献。

“5、12”汶川地震,郑娘每天看电视转播,惨烈的灾情常常让她泪流满面、痛得“心都烂完了”。“碉王山庄”依傍必经的救援通道,她啊,把全村人发动起来,接待救灾的子弟兵,安抚有难的受灾人。每顿三、四桌,面向所有过路人开放。子弟兵要留钱,郑娘说什么都不要,还苦苦央求他们:你们救了那么多人,让我们表达点谢意吧。

“农家乐所有东西都是从周边村民家购买的无污染绿色食品,每年村民从碉王山庄都会收10多万元,不仅带动了周边村民种、养殖业的积极性,同时还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郑娘主宰碉王山庄那时,光在她这里打工的就十多个。后两年,他们的收入总和也达20多万。”说话的是邓志刚,马尔邦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到‘碉王山庄’最兴旺时期,郑娘主政的重要工作是帮扶邻里、扶助乡亲。就有邻里说:郑娘就是我们马尔邦乡的现代女王。”

这不就是当年的东女国?女人主政,长期沿袭女王制度;女人主家,一直施行招婿入赘习俗;女人主事,主要承担生产、劳务的传统。特别是尊崇母性的社会风气、民风民俗。这里,仍保留着一些“东女国”最民族的东西。

曾失落的古文明,在郑娘们主事后兴旺丰硕、一点点回归,再一点点被发掘,渐渐弘扬光大……

 

二、樱桃树下, 新生红果娇娘

嘉绒锅庄舞,又叫马奈锅庄。“马奈”,藏语意是“不,不要啊”,源自一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已有心上人的漂亮女儿被然旦土司另许他人。为了父亲的疆土和百姓远离战争,女儿流泪出嫁,在众多送行的人群里,也挥别心上人,一直喊着“马奈,马奈”……

这块叫马奈的地方就是然旦土司给女儿的陪嫁地。现在,这里被称为“天下第一锅庄”。传颂着马奈锅庄的宫廷舞,也传承着舍个体为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的女儿国美德。

采访间隙,郑娘执意要转场到村里的樱桃林,。“那里好说故事”——郑娘故事有转折,还跟樱桃有关?

咦,樱桃树上有修枝人。细看,是马永书大叔。难怪采访时,说着说着就不见人了。看挂有黄叶的“病枝”被他狠心截下,痛,是那么迅猛地袭上心头。

原来,一夜春雨洗礼,果树像约定了一样,几乎都在枝头叶片间长出青涩的小绿点,它就是今年的樱桃果了。那些绒绒的绿,像刚从母亲的枝干上挣脱出来,透着亮晶晶的光,颤抖地睁开了眼睛。“新生儿”的抵抗力弱,能理解,可生命成长不易啊。我们忍不住喊着马永书大叔“手轻点、少截点”。

郑娘这时说话了:实时的修剪,能让果儿长得多、结得满。像我交出“碉王山庄”,未必不是更大的收获。

可是,痛,得让人承受,像眼前的树。突然担心,重历风吹雨打、甚至截枝阵痛,这叶片中的“小绿点”,50天过后能长成一颗颗亮晶晶、红彤彤的樱桃果?

生命呵,需要怎样的顽强。

“郑娘就像这片樱桃林,几番阵痛后又结出丰橙硕果。”邓志刚的话让我们跟着他进入三年前,他和郑娘共同走过的岁月。

郑娘是在邓志刚上门劝说最终献出碉王山庄的。相对一个家,这么大的事,就被面前80后的小伙搞定了。其实,多少痛苦、几度落泪,摆在郑娘面前的是明显的不等式:收9万年租金换她自营20多万的年收益。农家乐转租出去,她家一年损失是三分之二的利润!

郑娘肯定想不通!

邓志刚的第一反应是郑娘的感受。不行,“上头千根线,下面一根针。” 怎么叫“进农家门、说农家话、办农家事、结农家情”,要做根颗务实的“针”,从这事开始跑勤腿、贴心说,上下穿针引线,圆通。

邓志刚上任马尔邦乡乡长不到半年,赶上的“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启动,“碉王山庄”等四家兴旺的农家乐要 租赁 给“川旅集团”。这棘手的 “交接事”,差点成邓乡长新政的下马威。

金川县从众多文化项目中提炼精选“东女国阳光旅游度假区”为旅游总主题是有道理的。这里物宝天华、历史悠久,唯有“东女”既高大上,又至今未被他地开发,且金川乃东女故都,打造东女主题实至名归。更重要的是,东女的“女权文化”具有世界性的吸引力,题材的文化空间也无以伦比。加之金川气候,冬暖暖于成都平原、夏凉凉于平原近郊,是真正的终极气候圣地,发展度假业的前景尤为可观。

顺势而为,四川“川旅集团”打造金川一体化幸福农庄,400多万元的素质农庄全面启动,在马尔邦乡统一租赁四家农家乐,郑娘的“碉王山庄”紧靠路边,地理位置好,办得红火热闹,被列在租赁之首。

2013年10月的一天,一个月亮透亮透亮的夜晚,邓志刚敲开了郑娘家的门,一声“郑娘”喊着,他没敢看往日灿烂的郑娘红肿的双眼,却自信地直奔主题:

“我来跟您算笔账。”

“这是明摆的,损失一大半的账,还用算?”

“要算。”邓志刚坚定的眼神丢给郑娘,“我是你,就这么算,四笔账。”

第一笔:政府旅游开发金川迟早要做。眼下,租赁金虽少些,看起来你损失了。可你十年不想事、不累人,你腾出时间能干别的。甜樱桃、绿蔬菜、红脆李,不照样有活干、有不差的收入;这第二笔:金川是我们的家乡,做好旅游,四面八方的游客多了,那不是一家两家的接待,那是整个资源、产业的盘活。像你做的香腊肉、脆萝卜皮都能远销了,咱马尔邦的樱桃、香梨、脆李都能成百倍往外销,那是一个“碉王山庄”能做的事?这第三笔:你没日没夜地经营,还不歇歇?真老了累坏了,这健康账你不算?这第四笔是开心账:碉王山庄你一累八年,原来你总羡慕别人白天干事、晚上跳舞。现在,你也能腾出时间有滋有味地玩……

随后,这乡长又摆出大棋盘:农家乐生意好,群众增收向好,金川县的旅游兴县、实业富民又驶上快车道。通乡柏油路、通村水泥路、通组入户硬化路“三个百分之百”工程完工,点燃了老百姓致富的激情,营造了大渡河畔数不尽的中国梦的百姓篇章。

藏区工作就像一盘大棋,单个棋子的得利并非战略性成功,要车马炮、士象兵的全面配合和同步推进,达到经济持续发展、群众大幅增收、民生全面改善、生态铸就文明,进而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达到长治久安、安居乐业。所以郑娘啊,您别担心没事做,我们那“公司+合作社+农户”已打通200亩甜樱桃销售渠道;还有脆红李、核桃、蔬菜等基地都敞开怀抱欢迎您呢……

月亮已升上正空,郑娘抬起头,望着乡长:“我懂,国家的大局总要有人做点牺牲,舍小家只要能为大家,我们该舍。何况,我是马尔邦乡最先富起来的,我不舍,让还没脱贫的乡亲舍,良心何安?”

一旁的丈夫马永书又一席话,让郑娘当即就做决定。那是一番相濡以沫、相守一生的患难夫妻的肺腑言。

“郑娘啊,你别怕我不同意,我是怕你舍不得。邓乡长的话对着呢,其实,我们也该收手了。看你累了白天累晚上,赚钱多了,身体坏了。家越做越大,‘碉王山庄’立得雄伟,可是,我们也只吃三顿饭、睡三尺床。我要的是你的健康、家人的开心,哪想看你一年又一年累死累活哟……”

这下,邓志刚感动了。心有些酸、眼跟着潮。男人心痛女人,多美妙多温暖,这也是东女国的遗风啊。对面这个朴实男人,心甘情愿给女人打下手,是一辈子把女人托在头顶上,尊重;眼前这个痴情“仆人”,至今拿着副卡、主卡永远在老婆手上,是一辈子把女人放在心上,信任……

第二天,郑娘就准备交出“碉王山庄”,邓志刚却像要交出自己的家,着急上火地忙开了:在几家当事农庄摸底调查,再与川旅集团拉锯般地讨价还价:“你们统一装修租金也不能少,要以群众的利益不损害为前提。成全了大旅游梦想,让我们的乡亲吃亏受苦,我不干……”

后来就有包括郑娘在内的四家幸福农庄店,月租金从每平方5元、7元到最后争取到9元。为此,川旅方说:“乡长啊,你是娘婆顾仔仔,生里死里顾乡民呵”。而郑娘她们说,“邓乡长是把我们当亲人。他哪是在做官,是给自家做事呢。”

一晃一月有余,邓志刚没让郑娘“清闲”,把她叫到樱桃园、引到大棚菜地。

郑娘所在的八角塘村,早已选准产业、项目和载体,明晰致富门道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建立互联网销售甜樱桃长效机制,与四川吾果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全村的甜樱桃由吾果公司统一收购后在网上销售。他们自己则提出“干部帮扶、邻里帮扶、亲友帮扶、基金帮扶、股权帮扶”五种帮扶措施,不仅甜樱桃销路问题解决了,而且还提高了销售价格,每公斤最高卖到了80多元,最低也有26元,大大增加了村民收入。去年实现了近100万元的收入。

还有新建600亩蔬菜基地,种植780亩红脆李基地和1450亩施矮化核桃基地。积极协调和争取政策,以“先富头脑再鼓腰包”的扶贫攻坚思路。郑娘所在的八角塘村,近年又建成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牛场。

难怪,2016年马尔邦乡工作要点上,“农民人均收入达10516元”是那么亮眼。

…… ……

采访郑娘的这一天真充实,蔬菜地、樱桃园地走,郑娘满是信心:“十年种树,近三年果树收获摘果,我赶上了。今后啊,树是年年结满甜心、我们年年收获信心。就说这樱桃园,去年采摘期,我带着村里的姐妹们每天天亮就开始三小时采摘,一早上就是30多斤,两、三千元呢。”

呵,郑娘的收入不比“碉王山庄”差,我们心里比吃了甜樱桃还爽。

 

三、 嘎达山下 ,经幡唱诵圣洁

嘎达山上,我们看见 “东女王”了。

那是一尊岩峰上,一座巨石头像栩栩如生如人工雕刻一般。她披戴头巾、眉清目秀,嘴唇微启,神态逼真仿佛一现代嘉绒藏族少女。传说当年,女王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以德治国,以仁待民,百姓拥戴,国泰民安。她临终前嘱咐,死后将其葬在嘎达山……谁知安葬女王后不久,陵墓化作一座岩石,又自然生成一尊头像。人们知道了,女王是永远和这块土地融合,与这方百姓相守。

奉献,从东女王传承而来;牺牲,只为这一方山水、这一方人……

郑娘没做“农家乐”了 ,却离不开“碉王山庄”,那是她的家。不久,在自家的院落、“碉王山庄”的背后,郑娘又立了一栋两层藏楼,为的是不干预“川旅”的经营,又能宽宽敞敞有个地方和邻里们一起玩、共同乐——

其实就是为村民服务。

这份虔诚又像金川随处可见在山顶道口、江畔河边、寺庙庄园悬挂的五彩经幡。幡上印有的佛经,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经幡随风舞动一下,就是虔诚诵经一次,是不停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这样,经幡便成为连接神与人的纽带。

郑娘交出“碉王山庄”,下决心用奉献连接村民。其实,收益的多少是次要的,她太在意手中有事做、心里有他人、人生有意义。从那以后,很大的精力她放在义务协助川旅集团做好“碉王山庄”的劳务示范,给越来越多的农家乐传授经验。

顶着一天阳光,跟着郑娘来到八角塘村最高、最偏的人家,它离高高的“马尔邦碉王”最近。这天,我们直接走进宽敞干净的后厨。

大厨兼老板的刘吉琼正在忙活。40多岁的她高挑秀美,白皙的皮肤、精致的五官,只一眼就当她是御厨娇娘。“我们这里的腊肠、腊肉、香猪腿、‘锅边子’玉米馍馍、都很受游客欢迎。”大厨告诉我们,游客不仅觉得她家的农家宴“味道巴适”,价格实惠,能享用十多道用料十足的农家美味,还可以留宿一晚。

“这些啊,都是郑娘传授的真经呢。”说这话时,刘吉琼停下手中活儿,郑重其事地说。

原来,刘吉琼和丈夫在外开饭店,一开就是14年。两个儿子跟着爷爷奶奶长大,都考上大学出去了,爷爷奶奶也老了。两口子下决心回到家乡,照顾老人、回乡创业。加之,家乡的各方面政策好,鼓励农民增收致富。他们把打工多年的积蓄,在自家的地皮上建起新楼,开起了这家农家乐。

后厨里热气腾腾却干净清爽,郑娘,主人般从盘里夹了一块刚蒸出来的香肠给我。真香啊,那是她们自己腌制、熏烤的香肠,货真价实全是鲜肉而没参半点杂。郑娘说:“近日梨花节,天天游客爆棚,这香肠,就被赏花人天天买断货。我都得帮她跑附近农户家这里收、那里找,满足游客。所以啊,赏花人不愿住城里,梨花树间品藏家美食,梨花树下再喝‘转转酒’,跳起欢快的马奈锅庄,最后还能将美味带回家。他们高兴,我们呢,也跟着喜庆热闹,天天像过年。”

正说着品着,一句“等了你们好久了”牵过我们的视线。对面走来一高大汉子,憨笑着迎面走近。他是与邓志刚一字之差的秦志刚,八角塘村的村支书。

“这个支书除了会算账,还有一股子韧性。”郑娘在我耳边说。显然,她是将村官、乡官对比着。并且,郑娘她们近三年采摘的甜樱桃就是眼前这汉子死扛着挺过来的。

那是2003年,乡里鼓励并扶持农户调整产业种植结构,发展特色水果——甜樱桃,许多人都在等待观望,秦支书掐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增收对比帐:“种植玉米、小麦与甜樱桃,玉米亩收入不超过1000 元,除去化肥、籽种、机耕等费用,净落600元,这还不算农民的劳动力。定植11年的甜樱桃,每亩收入近10000元,至于到丰产期,收入更高,可达几万元,是玉米收入的10倍。”他的增收对比帐打动了村民们,该村这年种植甜樱桃达200余亩。

但是6年后,甜樱桃也没见到经济效益,村民们着急了,有的已经按耐不住要砍树了,秦志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请大家等等,再等等。要相信耕耘后的收获,相信政府为民致富的诚心。村民们信任这位一心为大家着想的村支书,陆续放弃砍树的念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9个年头,马尔邦的甜樱桃丰收了,亩产能达200斤。

“可不是我一人之功,我们村有一支党员队伍……”秦支书一挡拒手势后继续说。

“我们是在强化党员为民服务上下功夫。把每一名党员‘镶嵌’在一个服务群众的民情网格中,通过支部联组、党员联户、群众动嘴、党员跑腿、量化积分、实绩考评。什么向县上、乡上农技人员请教,该修剪了、该打药了、该施肥了,都会及时把技术员请到林间地头做现场指导,带领群众边学边干。像甜樱桃销售环节上,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都是党员们协助。2015年,合作社产量达12000余斤。我们后来把‘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改成‘党员+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还成了全县的党员示范呢。”

“秦支书可是个最吃得亏的党员。”郑娘由衷地补充:“每年,他都要请县农业专家,对农户进行培训,为他们掌握新技术,更好的增产创收。他自己也为村民反复讲,他肯定记不清,到底为多少农户讲解了多少场次。有人说他傻,说他把技术都传授给别人,别人都种成了甜樱桃,他的甜樱桃就卖不到好价钱。他却说“政府、国家千方百计为我们过好日子出谋划策,指出了一条又一条致富的路。这条路上光我富了不行,我要帮助带领全村的老百姓共同富裕。”

说话间,一位端庄秀气、身着一身标准嘉绒藏服的女人走过来。只见她围着小围兜,挎一篮带露的豌豆苗尖。一下,满堂的绿哟,翡翠碧玉般地让我们亮眼润心。当即就想:这盘嫩苗菜尖,今天要使劲吃。

郑娘的介绍及时跟上:“我们秦支书的内当家,她家就住隔壁,在这儿帮厨,是一把好手。”还没来得及想村支书漂亮妻子给人帮厨是怎样的新奇,郑娘又兴奋了:

“在这里,大大小小的农家乐和乡村酒店提供了丰富的就业岗位,我那‘碉王山庄’也如此。上周,又介绍了一个原来在我那帮过工的村民进了山庄。这村民一直在成都等地打工,随着金川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农家乐和乡村酒店的用工量也越来越大,像他这样的外出务工人员,更愿意回到家乡,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秦支书的漂亮妻子也凑过来,说:“在这里上班最大的好处就是灵活,忙时主要在山庄,闲时回家照顾家里,两边都能兼顾。”

临近正午,阳光正好,菜饭飘香。山庄的露天席间,问一个名叫齐立的成都小伙子,他满口赞赏地说:“这里真是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在乡村‘农家乐’里品尝嘉绒美食,感受淳朴民风,享受高原日光浴,金川之行真是快慰。下次有时间我们还要来。”

“味道巴适,用料十足,价格实惠。”来自重庆的一家人对这桌农家美味赞不绝口,夹一筷鲜嫩的豌豆苗,他说:“我们这些‘好吃嘴’,吃腻了都市的囤货,向往乡村的鲜绿。尤其没污染的藏家生态美食。作为美食爱好者,在这里既能品尝味道独特的绿色美佳肴,又能欣赏高原田园风情,还能领略东女文化,真的不虚此行。”

梨花节是金川一年来第一个旅游旺季,天气还寒冷,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远离城市的雾霾和喧嚣,纷纷踏雪而来。在各农家院落,沐浴着和煦的阳光,感受大好春景,呼吸清新空气,享受高原阔谷田园春光的恬静。

像乡长邓志刚说的那番话:“金川把东女国的文化意义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是想在拥挤、繁忙、喧嚣、竞争、压力中生活的都市人,他们在获得许多物质享受的同时,不经意间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宁静的生活。他们有钱、有位,头顶却少了明媚清澈的阳光,内心更少了一份随心所欲的潇洒。即便‘有钱有闲’去旅游,恐怕也来去匆匆,无法放纵。而打造女儿国旅游文化,就给这些看似充实却压力重重的都市一族,不是教他们如何应对,而是让他们学会幸福地逃避。”

原来,嘉绒人有更大的生活况味!东女国女人的尊贵,始终让她们保持上好的生活品质。同时,她们还是幸福生活的传播者,能辐射着让更多人改变观念,享受绿色环保人生。

“旅游发展是否成功,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能否真正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金川以旅游产业为切入点,实现农民就业,让梨花红叶知名度不断提升,自驾游方兴未艾,‘农家乐’、‘藏家乐’、‘牧家乐’发展壮大,接待量不断攀升。真正做到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购有商品、娱有活动、触有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还带动了本地甜樱桃、金川雪梨、野生菌和金川腊肉、土鸡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一说到集体,本不善言辞的村支书秦志刚说出一大串。

而刚歇下的大厨兼老板刘吉琼,也感慨颇多:“如今,我们乡村的生活可不比城里差,尤其我们现代‘东女国’的女人,精神上,做得主、当得家;业务上,出得场、掌得勺;生活中,撑得天、跳得舞。不信,看我们今晚的锅庄舞去。”

“今天不是看花节。是,谁家结婚?”有人问。

“老观念哩。我们呀,高兴,天天就是节。”郑娘的一席话,引来一片吆喝叫好声。“何况,梨花节,为四面八方的赏花客人,跳啊。幸福日子跳着过啦!”

多么圣洁的心,多么虔诚的人。此时,高远的蓝天,洁白的云朵,柔情的湖水和远处的经幡,仿佛一下在我心中多了一束阳光,多了一份圣洁。像那不停舞动着的经幡,有了永远虔诚,有了不断的祈祷……

 

尾声:锅庄舞步踏出美妙生活

嘉绒锅庄,保留了最为古老的东女国音乐舞蹈精髓。为发扬光大,老祖宗的各种集会庙会上,包括官部要职都要充当锅庄领袖,直到乾隆年间的大金土司统治时期。

对锅庄舞的看中,一直延续了40余代人。

当年,乾隆皇帝曾两次发兵出征金川,大金土司被捕,押送北京斩首,随从百姓七十余人被安置在北京香山、现被命名为“嘉绒族”的地方,任务是每年给皇上跳一则大锅庄《拉旦玛》,减免一切杂税。

喜庆、祥和,团结、向上,历朝历代锅庄舞都大受欢迎,备受青睐。

晚霞像着了火的云朵,映红了半边天。

傍晚,金川马尔邦开始渐渐安静,四周一片葱茏。放眼望去,大金川如玉带、如哈达般逶迤而来,飘然远去。“千树梨花百壶酒,一层绿麦数行诗。”仰望雪山巍峨挺拔,远眺梨花无边无际,如皑皑白雪铺满大地,似亿万白蝶飞舞人间。

炊烟袅起与飘动的山歌里,牛羊返栏,宿鸟归巢……身边陆续有身着盛装的人们从我们眼前走过,她们是赴锅庄舞去的,一路留下朗朗的话语或脆脆的笑声。从“马尔邦碉王”高处,远眺整个马尔邦——天,那是怎样的神奇!

这片天地被大山环抱成一圈,天空呈圆形的法轮,大地就像开放在莲花花瓣之间。神山又像一只琼鸟庄严而立。在琼的翅膀下,自然形成的山坡简直像极了供奉在神龛前面的曼扎。从对面看过来,琼翅膀下的平地犹如天然生成的面槽,而山坡就是神从口袋里倾倒下来的粮食。晚霞中的红光将整个草地笼罩上一层吉祥橘色,仿佛立现高僧长者转动念珠,祝福这里成为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

还绝不止是神奇,这里,天生就是块福地!

一座型似大琼鸟的神山脚下,是巨大的东女国王室废墟。若再向山谷里行

进,看一座壮观的三叠瀑布悬挂山崖之间。每当阳光照耀到瀑布上方,双重彩虹就会横跨在山石与瀑布之间,那就是最好的佛光普照。

还有,东女王的巨大岩石像,一起啊,都在福佑这一方山水、这一方百姓。

突然,一阵音乐声在圆形法轮的天空下响起、飘荡,那是锅庄舞跳起来了。东女国的宫廷舞,从曾经的王室废墟、今日富饶的舞池上,跳起来,飞起来。

谁都经不住这吉祥的诱惑,谁都不会拒绝这近千年的盛情邀约。锅庄舞在这里,有喜事时跳,丰收时跳;迎客时跳,高兴时还跳。往常,只要有一家人、或几家人先跳,便会引来几十乃至全寨子的男女老少都来一起跳,通宵达旦,尽兴而归。今日,为飘洒的梨花、为尽兴的游客——篝火燃起来,圆圈拉起来——

我们赶得正好——

隆重的匝酒开坛仪式开始了,一长者祭颂万物生灵,祈求上苍保佑。然后,青稞酒置于圈中。一会后,随饮随跳,愈饮愈欢,酣畅淋漓。

德高望重者执串铃领舞、再起调,若多的随者应和。咦,那是郑娘,授帕仪式中,向男领舞交帕子,男子双脚下蹲,恭恭敬敬接过, 行三拜之大礼。古东女国文化里“女尊男卑、女权至上”文化风俗,让今天的我们一饱眼福。

郑娘与众多女舞伴,在男前女后围圈而舞中,舞步缓慢,舞姿端庄稳健,情绪含蓄虔诚,那是浓郁的藏族礼仪的舞蹈风格。慢慢地,看她们快捷轻灵舞着跳着将圈缩小,腰间的银饰叮叮当当好不热闹。

有歌词以劳动、生活、爱情及家乡风光现编现唱,助兴加油。歌声,抒胸中快意;舞步,展壮志豪情。

突然间,动作粗狂,节奏明快;唱词优美,曲调幽婉;男音低昂,女音激越。

男女脚蹬的藏式皮靴的踏地声又潮水般地汹涌而来。“啪啪啪,啪啪啪……”地整齐明快,此起彼伏,声震峡谷。队形在变,舞姿在变,忘情忘形,陶醉其中……

加入吧,我们与20多位重庆游客穿插其中边跳锅庄,边不停的拍照。

“太美了,这个舞蹈跳起来韵味十足。虽然我不懂得其中的寓意,但看他们跳的舞步和舞姿,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全是绝美。”

“进入金川旅游的第一站,就让我们流连忘返,受益非浅。今晚尽情跳,吸嘉绒之灵气,聚金川之福气。再把一身喜庆带回去。”游客陈女士乐得合不拢嘴。

是啊,就被嘉绒锅庄的厚重文化所感染,就将自已融入锅庄舞池中,去体会千年女儿国之奥妙。

圈儿缩小了,宏大的两大圈队伍中,有邓乡长、秦支书夫妇。还有抢眼的刘吉琼,她说过的,白天干活、晚上跳舞是她最日常的生活……

聚光灯下,我们也成了“琼鸟儿”。披一身瑞气、载一身金黄,翩翩的翅膀,精神的舞动,天地万物开始灵动,山川秀水都在飞扬……

——完——

 

作者简介:

余艳,湖南省作协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湖南省报告文学常务副会长。出版长篇小说、长篇报告文学等18部个人专著。代表作:《板仓绝唱》、《杨开慧》、《后院夫人》三部曲和《女性词典》。在《人民文学》、《新华文摘》、《中国作家》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等近百家报刊上发表作品。文学、影视作品共500多万字。

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徐迟报告文学奖、中国报告文学年度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湖南省报告文学一等奖和《人民文学》新秀奖。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