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本贵:茫茫大海的一点光亮

2016-08-12 14:37:50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向本贵] [责编:蒋俊]
字体:【

我与湖南日报文艺副刊《湘江》的联系,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那时因为“文化大革命”全国停止高考,我高中毕业回到农村“修地球”。贫穷,落后,饿肚子,与农村和农民如影随形。迷茫中,我提起笔,开始走上了漫漫的文学创作之路。稿子写好,就找来一些杂志和报刊,照着上面的地址投出去,大都石沉大海。投给湖南日报《湘江》副刊的小稿虽也没能发出来,却能收到编辑老师的退稿信,点拨不足,殷殷期待。失望中似乎又让我看到了茫茫大海那边的一点光亮,激励我继续写下去。

我在湖南日报发表的第一篇小稿却不是我自己投给他们的,是编辑老师从“大海”里捞起来的。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9点多钟,家里的电话突然响起,一个陌生的声音说他是湖南日报的编辑,问我发在一家内部刊物的小散文在外面发表过没有,我说没有,他说那就在湖南日报发一发。那时我正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艰难地踽踽而行,我那个高兴啊,打心里涌出一句话:湖南日报的编辑真好。

没想到,30年之后,这样的情景又重现了。去年9月的一天,我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那边自报家门,说他是湖南日报《湘江》周刊的编辑。这位编辑我不很熟悉,但我知道他是搞文艺评论的,心想他找我有什么事呢。没等我问出口,他就在那边说:“你发表在《作家通讯》上的那篇稿子在外面发过么?”我说:“没有。”他说:“那我们在《湘江》周刊的文学副刊发一发好么?”我说:“那是我在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年会上的发言,也能发啊?”他说:“能。谈作家深入生活,多好。”《湘江》周刊的主编再次从“大海”里捞到了我的稿子,我心里不由一热。后来,我又接到杨丹编辑的几次电话,要我再写一篇个人创作体会的小文,并问了有关的几个问题。我年纪大了,耳朵有点背,“塑料”普通话又说得实在太丢人,杨丹说没关系,我们慢慢说吧。言语之亲切,态度之和蔼,让我感动。

从我开始在农村就着松油的光亮学习文学创作,转眼过去了近40年,出版和发表的小说也有800万字,小说里的人物和故事大都来自我的所见所闻,甚至是我身边的人和事,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对于现实主义作家的重要意义。生活是大海,贴近生活,贴近现实,歌颂真、善、美,作家有了生活的根基,创作的源泉就不会枯竭。马不策鞭自奋蹄。一路走来,有多少老师关怀和鼓励着我,我当然还得鼓着劲继续写下去才是。

湖南日报《湘江》副刊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它能让种子发芽,让小苗长成大树,让荒漠变成绿荫一片。多少怀揣着文学梦想的年轻人,从这片沃土里吮吸营养而茁壮成长起来。如今,《湘江》周刊的面孔更有特色和亲和力,更加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接地气,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在文艺的百花园里,她是一朵迎着朝阳绽放的带露奇葩。祝愿这朵奇葩更加娇艳夺目,芬芳四溢。□向本贵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