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究心,早作夜思丨《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连载

2016-08-11 10:19:07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责编:吴名慧]
字体:【

「被誉为曾国藩研究第一人的唐浩明,从曾国藩传世的大量日记中挑选出三百来篇,逐一加以评点,篇幅短小、笔调轻松,由表及里地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将文、史、哲冶于一炉,通过解读曾国藩日记,窥斑见豹地探索他的文韬武略、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面对困厄与成功时的心态、遇到得宠与失意时的处理方式。

既益智敦品明事晓理,又赏心说日休闲养性。《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近期在“新湖南”客户端连载推出,敬请关注!」


 

求人治事之道

□原文

本日思求人约有四类,求之之道约有三端。治事约有四类,治之之道约有三端。

求人之四类,曰官也,绅也,绿营之兵也,招募之勇也。其求之之道三端,曰访察,曰教化,曰督责。采访如鸷鸟猛兽之求食,如商贾之求财;访之既得,又辨其贤否,察其真伪。教者,诲人以善而导之,以其所不能也;化者,率之以躬,而使其相从于不自知也。督责者,商鞅立木之法,孙子斩美人之意,所谓千金在前、猛虎在后也。

治事之四类,曰兵事也,饷事也,吏事也,交际之事也。其治之之道三端,曰剖晰,曰简要,曰综核。剖晰者,如治骨角者之切,如治玉石者之琢。每一事来,先须剖成两片,由两片而剖成四片,由四片而剖成八片,愈剖愈悬绝,愈剖愈细密,如纪昌之视虱如轮,如庖丁之批隙导窾,总不使有一处之颟顸,一丝之含混。简要者,事虽千端万绪,而其要处不过一二语可了。如人身虽大,而脉络针穴不过数处;万卷虽多,而提要钩元不过数句。凡御众之道,教下之法,易则易知,简则易从,稍繁难则人不信不从矣。综核者,如为学之道,既日知所亡,又须月无忘其所能。每日所治之事,至一月两月,又当综核一次。军事、吏事,则月有课、岁有考;饷事,则平日有流水之数,数月有总汇之账。总以后胜于前者为进境。

此二者,日日究心,早作夜思,其于为督抚之道,思过半矣。(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九日)

□评点

这一天曾氏思索求人与治事两件大事。

关于求人这件事。他需要的人有四类:一是主政一方的朝廷命官,二是为军营办理行政事务的绅士,三是协同作战的绿营兵士,四是自己招募的勇丁。如何得到有用之人,他总结有三点:一为访察。访是访求,要有强烈的求取之心,好比凶猛的禽兽求食,好比贪心的商人求财。察是察看,访到了人,还要察看此人是贤或不肖,察看其人的诚与否。二为教化。教是教育,教授才干,增益其所不能。化是感化,以身作则,使其潜移默化。三为督责,即以奖罚制度来督促其成功、责备其过失。

在治事上,曾氏需要治理的事情也有四类:一为用兵打仗,二为筹集军饷,三为管理部属,四为与上下左右的交往。如何来治理这些事情,他也总结了三点。一为剖析,即尽量把事情细分。一件事情摆在眼前,先把它剖成两部分,再由两部分分为四部分,再由四部分分为八部分,越剖得多,事情的细密处、隐藏处就越彰显,这就好比一个虱子在神箭手纪昌的眼里就变成了车轮,也好比神刀手庖丁看牛筋骨的窾隙一样。二为简要,即简明扼要。曾氏认为,一件事情不管多复杂、多么千头万绪,其紧要处总是可以用一两句话来表达的。这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体,尽管很庞杂,但其穴位并不多,也好比一本大部头的书,提要勾玄的话,亦不过几句而已。凡管理大众的道理,必须简易,才能让他们明了照办;若过于复杂,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将无所适从。三为综核,即隔一段时期就要将办之事综合起来检索核查一次,这就好比读书治学一样,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知的。对于军事、吏事,则每个月有功课,每年有考核。对于饷事,则每一天要有流水账,每一个月则要有汇总账。所有这些,都要以后来的胜过前面的为好。天天都要在心里研究这些事,白天做事,夜里思考。对于主政一方的总督巡抚来说,能这样做,就大致可以了。

人们说起曾氏来,或说他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或说是理学家、文章家,其实曾氏一生所做的最主要的事业,还是在于统率一个团队。他的第一个头衔应该是管理家,如同一个大型企业的董事长。这篇日记谈的是他作为一个管理家的思考,尤其是治事之道所谈的剖析、简要、综核三点,的确是实干者的经验之谈。对于我们每个办事(不管办大事还是办小事)者都极有借鉴作用。

 

■与李元度约法五章

□原文

早,出城,至震字营查阅。饭后清理文件。写毓中丞信、家信,寄澄侯一件、张凯章信一件。天气热甚,小睡。中饭后见客三次。清理文件颇多。写挂屏六幅,白板绫的,又写二幅。因天热,不克写完。酉刻,与邵位西鬯谈。灯时大雨,而热气未息。夜阅《古文·书牍》。

是日次青赴徽州,余与之约法五章:曰戒浮,谓不用文人之好大言者;曰戒过谦,谓次青好为逾恒之谦,启宠纳侮也;曰戒滥,谓银钱、保举宜有限制也;曰戒反复,谓次青好朝令夕改也;曰戒私,谓用人当为官择人,不为人择官也。(咸丰十年八月十四日)

□评点

平江人李元度(字次青)书读得好,尤善长诗文联话,从小便有“神童”“神对”之称。咸丰三年即以举人教谕的身份入曾氏幕,咸丰五年开始独领一军,是湘军创建初期,曾氏的重要助手之一。一个月前,曾氏保举李为皖南道员。李元度虽为平江勇的统领,然文人之习不改。这次领军去防守徽州,事关皖南全局,使命重大,曾氏颇不放心,与之约法五章——

一戒浮,即不用喜欢说大话的文人。二戒过于谦逊,在军营中,过谦容易败事。三戒滥,即在银钱开支、立功保举这些事上不能太泛滥。四戒反复,即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五戒私,即用人不能徇私情,所用之人要能胜任所任之职。

曾氏这五戒,其实都是针对李元度本人的弱点而提出的。文人习气严重的李元度好说大言,又好以过度谦抑换取别人的好评。他还缺乏原则,缺乏定力。李元度到徽州没多久,便丢失城池,而且居然在外躲藏二十多天后才去见曾氏,令曾氏大为恼火,将其参劾革职。

湘军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便是书生领兵。书生读书明理,有抱负,有操守,有学识。这些,对于军营管理来说都非常重要。但书生也多眼高手低、散漫任性,不能习苦耐劳。这些毛病一般称之为文人习气。这种文人习气却是军营大敌。所以,湘军中的许多书生,有的成就了大业,但更多的并无大成。李元度就是后者的一个代表人物。

 

自正其心以维风俗

□原文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与作梅鬯谈当今之世,富贵固无可图,功名亦断难就,惟有自正其心以维风俗,或可辅救于万一。

所谓正心者,曰厚,曰实。厚者,仁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存心之厚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浇薄之风。实者,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如此可以少正天下浮伪之习。因引顾亭林所称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者以勉之。作梅是日将由吴城以至宿松,巳刻别去。

旋写家信,夫人一件、澄侯一件,又写张凯章一件、胡宫保一件。见客四次,鲍春霆来久谈,因留之中饭。饭后写沅、季信一件,小字,甚长,戒“骄”字、“惰”字。夫人信内亦戒此二字。与尚斋围棋一局。

申刻,接胡宫保信,知京城业被逆夷阑入,淀园亦被焚,伤痛之至,无可与语。旋清理文件甚多,至夜二更始毕。

占二卦:一问前疏请带兵入卫,是否奉旨派出北上;一问鲍、张进攻休宁,能否得手。(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

□评点

曾氏与幕僚陈鼐(字作梅)聊天,聊起了人生事业。他对陈说,生在当今时代,富贵固然是不可以图谋得到,功名也绝对难以成就,唯有一点,那就是以自我正心来维持社会风俗,或可辅助拯救于万分之一。所谓自我正心,体现两个方面:一为厚道,一为平实。所谓厚道,就是仁恕。孔子说:自己想成立,也便帮助别人成立;自己想畅达,也便帮助别人畅达。孔子还说:自己所不想要的,不可施行在别人身上。这些话,说的都是仁恕。能够存如此厚道之心,则可以稍微纠正天下浇薄的风气。所谓平实,即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做没有着落的事,不谈论过于高蹈的理论。做到这些,则可以稍微纠正天下浮华虚伪的风气。曾氏还引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来勉励陈鼐。

笔者曾经说过,曾氏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纲纪倾圮、江河倒流的时代,一切都已颠倒混乱。曾氏想以个人之正心诚意来挽救世风的颓废,其难如同负山驰河,其效难比杯水车薪。而这也正见曾氏的难能可贵,是真正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时,也可见曾氏对自己的期许。他从来就没有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而一贯认为自己是担负着为人榜样为世表率的精英人物。早在京师做翰林时,他就说过:“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晚年身为大学士直隶总督时,他又说:“若夫风气无常,随人事而变迁。有一二人好学,则数辈皆思力追先哲;有一二人好仁,则数辈皆思康济斯民。倡者启其绪,和者衍其波;倡者可传诸同志,和者又可襢诸无穷;倡者如有本之泉放乎川渎,和者如支河沟浍交汇旁流。先觉后觉,互相劝诱,譬之大水小水,互相灌注。”

对于浊世恶俗,始终不失望,始终抱着积点滴而成江河之心去改造,始终相信一二人之努力最后总会有效果的,久而久之,此人必定是人群中的数一数二者。这是曾氏以自身的行为给我们的启迪。

 

古文之道:重峦复嶂又不杂乱无纪

□原文

早饭后清理文件。旋写凯章信一件、罗少村信一件。见客六次。中饭后核改折稿一件。傍夕,至杨朴庵处久谈,灯后归。与尚斋围棋一局,旋写伴山信一件。胡晖堂查各岭归,极言赵廷贵之可恃。

是夜思作古文之道,布局须有千岩万壑、重峦复嶂之观,不可一览而尽,又不可杂乱无纪。(咸丰十年十月初二日)

□评点

早在京师翰苑时,曾氏便说自己已悟到古文之道。战争年代,他对死不怕,只是怕自己没有把已悟到的古文之道化为文章,而自成一家,担心“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这篇日记中,他记下自己所悟的一个古文之道,即文章须有千岩万壑、重峦复嶂的布局,不可以让人一眼便看尽看透,但又不能杂乱而无章法。他有次给儿子写信说:“作文以思路宏开为必发之品。意义层出不穷,宏开之谓也。”这句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千岩万壑、重峦复嶂”之所指。

 

分享到:

相关新闻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