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清甜芦笋香成就小镇致富梦

2016-07-28 09:34:5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小时候的清甜芦笋香,成就小镇致富梦

35天芦笋采摘季,沅江泗湖山镇一个五口之家收入3万元

3月29日,沅江市泗湖山镇,陈建波(中)在芦笋基地里与村民、记者(左)一起交流。 图/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王欢益阳沅江报道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里的“蒹葭”,指的是初生芦苇,也就是芦笋。

盛夏,走在洞庭湖畔的高堤上,眼前一望无际的是几千亩芦笋地。采摘季节已过去三个月,眼下是芦笋储备养分、酝酿再生的阶段。

陈建波的芦笋食品加工厂就建在芦苇荡附近。两百多名工人在机器轰鸣声中,将从冷库取出的新鲜芦笋掐尖、去皮,再通过其他工艺,加工成可以入袋保存的优质食材。

李连芳是泗湖山镇坪塘岭村的村民,在陈建波帮助下成立芦笋合作社,专门组织村民采摘芦笋。作为合作社负责人,李连芳一个采摘季就能净赚20多万元,成为村里最早富起来的农民之一。“接下来,肯定会出现更多的‘李连芳’”。

“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清甜的香味”

沅江市泗湖山镇,一个贫困人口达2782人的贫困镇。因地处洞庭湖腹地,20世纪90年代常年受洪水肆虐,村民的房屋等悉数被毁。直到现在,当地村民一方面依然依赖传统的农业种植,另一方面,也在试图寻找新出路。

给他们带来希望的,是一种祖祖辈辈都司空见惯的东西——芦笋。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拥有86万亩湿地,其中45万亩是高产芦苇地。

芦笋是芦苇的嫩芽,二者是同一种植物的不同阶段。20世纪50年代开始,沅江大力发展造纸业,这里两个大的芦苇场——南洞庭芦苇场、漉湖芦苇场生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近4万名樵民和1万名职工的收入。樵民在造纸业兴盛期负责收芦苇,但随着产业衰落,他们纷纷失业。

2005年,沅江关停了15家造纸厂、38家麻纺厂。作为造纸原材料的芦苇风光不再,甚至一度成为污染源,政府不得不请人放火烧毁。

但老百姓与植物的连接却并未因此中断。毗邻芦苇荡生活的沅江人,一直以来都有食用芦笋的习惯。造纸业繁盛时期,国有苇场的芦苇不许私人采摘,这些工厂关停后,村民们才再次吃到了自采芦笋。

“小时候没东西吃,就去偷芦笋,到现在还记得那个清甜的香味,想起来都要掉眼泪。”陈建波说,后来他走得再远,都没忘记儿时味蕾里那个最原始的味道。这个味道,让他最终成就自己,也造福了一方。

陈建波,沅江泗湖山镇人,5岁的时候父亲过世,母亲带弟弟妹妹改嫁,他跟随爷爷奶奶长大。“吃百家饭长大”,这成为陈建波后来返乡创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如今,他的公司正式职工有200多人,每年还会临时聘用3000多名村民人工剥笋,“这是个双赢的方式,我们省心,村民开心。在今年芦笋收获季的35天里,平均每天每人采剥芦笋收入为200元,村里平均每户能有约1.8万的收入,当地农民总收入达到2100万元。”

芦笋采摘季,家家户户通宵剥笋

小小芦笋,可以让一个五口之家,在35天里赚2到3万元——大自然馈赠的神奇,如今每年都发生在洞庭湖畔的村落里。

“三月份开始,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早上4点,年轻人坐着租来的公交车去摘笋,晚上12点多,男女老少还在通宵剥笋,家家户户都亮着灯,屋里都堆满了芦笋。”说起芦笋采摘季的盛况,泗湖山镇牛尾托村村民傅兰英有些激动。

几年前,在陈建波的帮助下,泗湖山镇坪塘岭村的村民李连芳组织村民成立了一个芦笋合作社,专门组织村民采摘芦笋。作为合作社负责人,李连芳一个采摘季就能净赚20多万元,成为村里最早富起来的农民之一。2016年,这个合作社吸引了更多村民加入。

采笋极有讲究。据村民们说,采笋和采茶差不多,都是人工进行的,“得用手掐尖儿、采笋头,不能用刀割,芦笋只要接触金属,立马变黄变黑,影响质量,同时,刀割还会影响芦苇生长。”

村民李冬梅说,芦笋采摘的时候比“双抢”还辛苦,“一个年轻劳力,从早上4点到晚上8点,一天摘几百斤没问题。”

这些所谓的“毛笋”,由芦笋加工合作社在现场统一收购,之后,合作社又将“毛笋”运到村里,挨家挨户“分配”下去,第二天再来收购拣剥干净的芦笋。

靠着芦笋,农民在不离土的情况下实现了增收。“剥笋不耗费太大的体力,又没有太高的手艺要求,男女老幼、甚至腿脚不方便的人都能参加。一人一天,摘笋加上剥笋,一斤大约有4元钱的收入。”村民徐国民算了一笔账,“每年的芦笋季,我们一家老小五口人,总共能赚3万元。”

对于洞庭湖畔的村民来说,三月芦笋季才是丰收的季节,依靠摘笋、剥笋,家家户户收入过万;到采摘季过去,他们又进入陈建波的食品加工厂,每月获得约2000元左右的工资。

正如牛尾托村一位村民所言:“小小芦笋尖上,立着我们大大的脱贫致富梦。”

后富问先富

李连芳问:一个成熟的乡土企业,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陈建波答:不能让农民吃亏,只有让农民先把钱赚了,产业链才能运转得起来。

李连芳问:目前你觉得,芦笋产业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陈建波答:最困难的是推广和销售。但我最看重的,依然是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问题。

先富问后富

陈建波问:合作社有什么新打算?李连芳答:发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规模越大,才越省力、省心。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