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大鼓:在阡陌街巷里铺陈一幅有意味的人文图景

2016-07-04 16:45:48 [责编:刘涛]
字体:【

一只大鼓,两根木槌,台上说书的人,扯开嗓子唱起来。方圆几里的乡亲们,赶趟儿来到这里度过悠悠时光,岁月变得温润静好。由合口镇人民政府、临澧县县文联主办、华声在线承办的首届临澧县农商行杯“美丽合口”古镇摄影大赛启动。省内外十几家媒体齐聚合口,感受这种生发于田野乡间的原生态艺术。

 

 

6月12日,常德合口文化广场。鼓王邵丹,带着徒弟二人孙路与刘芬,击鼓说书,诙谐幽默的道白、略带沧桑的唱腔、配以铿锵有力的鼓声,一首《澧水明珠合口镇》在广场上空飘开,变成各种有质感的音符,飘到大家的耳里、心里,可摸可触可感,即便不懂方言词儿,一样乐得跟着哼、跟着唱。

从合口这个“被美丽多情的澧水女人眷恋的心仪男神”唱起,师徒三人,用地道的乡音乡韵,婉转的唱腔,唱到大码头的早餐、张姑娘的绿豆糕、李经儒的豆腐、裕丰斋的酥萝卜,还有水煮肠子炖酸菜、麻老壳的豆腐块,在我们的眼前,呼啦啦地呈上了一道又一道独属合口的精致菜肴,各种不同滋味在舌尖和味蕾跳跃、缠绕。

 

 

在合口镇,说起鼓王邵丹的名字,没有人不熟悉。若哪个不识,还会被人取笑一番。70、80岁的老爹爹老娭毑,喜欢追着他的鼓书跑。

52岁的邵丹,现在是常德临澧县合口的湘北大鼓传承人。他的成名与家庭有很大关系。父亲邵朝质,是澧水流域远近闻名的打鼓艺人,从小听着父亲的鼓书长大。小时候,邵丹就会咿咿呀呀敲几下鼓,唱几曲儿。上世纪八十年代,邵丹接过父亲的“打鼓棒”,在合口古镇慢慢小有名气。2006年,邵丹参加常德市首届澧水流域鼓王擂台赛,获得“金鼓王”称号。

这几天听说古镇要举办摄影大赛,为了呈现古镇千年历史古韵,邵丹提前花了两个晚上,写了这首《澧水明珠合口镇》鼓词。“生活在这个小镇,几乎吃遍了这里的美食,看过了这里的美景,写起来信手拈来。”邵丹乐呵呵地笑,忍不住拿起手上的鼓槌敲起来。

 

 

今天两位“金童玉女”徒弟的表现,邵丹十分满意,直夸恐怕还学习一年,就快赶上他的“范儿”。徒弟孙路腼腆地摸摸脑袋,笑着说自己还差师父的水平很远。

传承,是邵丹心里挂牵的事儿。以前“鼓匠”地位低,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入这行。不过,现在他根本不用担心,收了30多位徒弟外,还有不少澧县、石门等地的人,登门前来拜师学艺。

29岁的孙路,就是石门县人。2006年,他偶然间听了一场湘北大鼓,立马被那种带着方言的唱腔吸引住,到处找师父学,早听闻邵丹的名声,他下决心到合口镇学艺,坐了两个多小时的大巴车,赶到合口镇向邵丹拜师学艺。

面试方式很特别。在邵丹的家中,瘦弱稚嫩的孙路唱了一首《我只在乎你》,因为声音不是特别洪亮,孙路暗暗捏了一把汗。没想到邵丹老师却说,“唱歌只要不跑调,长得有亲和力,就可以学大鼓。”

跟着师父学了10年,如今,孙路可以单独登台表演,镇压全场。可以想见,这种在田野乡间生发的原生态民间艺术,在80后、90后的年轻人手中,正蓬勃生长。

 

 

在合口,走出一个鼓王邵丹并不奇怪。我更诧异的是,这种民间艺术在合口的街头巷尾热闹闹地开场和受人追捧。

在合口的很多时候,几近正午,合口大新街社区,三香小吃茶社。一栋古迹斑驳的老房子前,搭个木棚子,一只大鼓,两根木槌,台上说书的人,扯开嗓子唱起来。方圆几里的乡里乡亲,挤满台前,听得入神。

地方太小,有的索性提着凳子,坐到街巷对面,一字排开,掏上一元钱买一杯清茶,偶尔啜几口,待到精彩处,或小声跟着哼几句,或合着鼓点轻拍手掌。悠长的下午时光,瞬间变得模糊,沾上了更浓的烟火味儿。一种历经千百年风雨的草根民间艺术,突然铺陈了一幅富有意味的人文生活图景,变得生动可触。

 

 

这是闲天阁,一个藏在看似不起眼的楼栋里的鼓书天地。走进去一看,一块近200平米的地儿,台上,谭威、谭大银两兄弟正击鼓说书唱得欢畅,唱段正是鼓书里有名的《郭子仪闹花灯》。台下,坐满了70、80岁的老人,两脚并拢双手放置腿上,面带笑容,盯着前方,眼神亮亮的。

鼓书开场的时间很特别,上午11点半开始到下午3点结束,中午嗦一碗四块钱的粉,休息半小时可继续听。今天,83岁的老人王凤仙因来得晚,只得坐在末排。最喜欢听啥?现在听的是啥?老人摆摆手说,耳朵不好,听不蛮清。只是天天都往这赶,听鼓书“连续剧”。

是来赶场子凑热闹,或重温幼时听鼓书的场景?不管如何,因为这种带有深刻历史文化印记的湘北大鼓,因为这些听书的老人,不经意间,架起了一座时间的桥梁。也许,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刚忙完农活的祖辈们,会赶趟儿到这里度过悠悠时光吧。(文/刘玉锋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