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闽浙边界崛起新茶乡

2016-03-15 10:20:25 [来源:宁德网] [责编:欧小雷]
字体:【

寿宁高山生态茶园。
茶界泰斗张天福品寿宁乌龙茶。

“寿宁杯”第二届高山乌龙茶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复赛现场。


云雾缭绕的寿宁高山生态乌龙茶。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的寿宁,产茶历史悠久,茶香香飘万里。尤其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寿宁乌龙”,在闽东茶业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据民国18年(1929年)版《霞浦县志》记载:“上东、中东、下西、上西、小南各区皆有种茶,多于山园种之。迥不及福鼎玉琳之‘大白毫’,寿宁之‘乌龙’……”可见寿宁乌龙在当时闽东已很有名气。近年来,随着该县“打造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战略的快速推进,寿宁乌龙再度出山———

寿宁有着独特的高山生态育茶环境。该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闽浙两省交界,境内山岭起伏,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全县近三分之二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茶树病虫害少,常年几乎不用喷施农药。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3至19摄氏度间,年平均日照时数达1700多小时。山地土壤有黄壤、红壤、沙壤,一般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有机质含量在2%至3%之间,PH值在4.5至6.5之间,茶树主要依靠腐殖质土壤中丰富的矿物质生长,几乎不用喷施化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蕴育出的高山乌龙极具生态特质和香气高远、茶水甘甜、持久耐泡等特点。

近年来,面对传统茶产业低迷萎缩和人们对健康饮品及茶文化追求的日益多元化,该县立足县情,寻根溯源,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了“打造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的战略目标和“建设闽东北高山生态优质乌龙茶生产集散中心”的发展定位,突出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高山生态乌龙茶,以其为龙头领跑全县茶业发展。曾经淡出历史的寿宁乌龙重又声名鹊起,在国家和省市级比赛中,寿宁高山乌龙茶多次荣获嘉奖,并被指定为2009年11月举办的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纪念茶。寿宁裕发茶业有限公司自产自制的铁观音在送给茶界泰斗、中国十大茶学家张天福品鉴时,张老将其与安溪著名的“魏氏”铁观音对比后,认为寿宁高山铁观音色、香、韵、味等俱佳,具高档乌龙茶之品质,并欣然挥毫题写了“裕发茶叶,香飘四海”的赞誉。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寿宁高山乌龙茶,因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迎合了现代人对有机、环保、健康饮品的消费需求,在穿越百年风雨后又迎来了新的春天。“寿宁高山乌龙茶,忘不掉的好茶”,正成为新时期寿宁茶业的一块闪亮的金字招牌。

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转型

闽浙边界崛起新茶乡

近年来,依托独特的高山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寿宁县积极转变茶业发展方式,通过改良品种,培育品牌,传统茶产业悄然“变脸”,一个以乌龙茶为龙头和主打产品、多茶类并举的生态新茶乡,正在闽浙边界崛起。

多茶并举 传统产业“华丽转身”

寿宁拥有茶园面积12万亩,多年来年产茶叶万吨以上,全县人均占有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全省第四、全市第一,是全国重点产茶县。

近年来,受绿茶当家品种“福云6号”老化带来的效益低下等因素影响,寿宁茶业日渐陷入低谷。为此,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和县情实际,经过多方考察、论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了“打造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的发展思路和“建设闽东北高山生态优质乌龙茶生产集散中心”的发展定位,力争到2012年建成乌龙茶生产基地4万亩,其他优质茶类2万亩,保留改造复壮原有品种6万亩,努力形成以乌龙茶为龙头和主打产品,多茶类并举的茶业结构,到2013年实现茶业总产值6亿元以上,茶农收入翻一番以上。

经过近三年来的改良种植,目前全县已建立优质乌龙茶品种茶园近3万亩,“福云6号”茶叶品种面积从2007年的89%调整到2009年的75%,单一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初步形成了乌龙茶、红茶、绿茶三大茶类的生产格局,传统茶业“华丽转身”。

政策扶持 群众发展热情高涨

为激发广大茶农发展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县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补助茶农,给予改植铁观音每亩补助700元,改植金观音每亩补助400元,改植白茶、绿茶等其他优质品种每亩补助300元,每年扶持建设100个以上家庭茶叶加工点,给予每套乌龙茶加工设备购置补助2万元。同时,开展“单位挂村、干部挂户抓茶改”活动,近两年每年确定100个重点茶改村,安排副处级以上领导、各乡镇党政正职领导、县直机关主要负责人、正副科后备干部共400人,每人挂钩联系示范户10户,帮助改造20亩以上优质茶园,明确2011年秋季见成效。

龙头企业是连接农户与市场、带动群众发展的重要桥梁。该县把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作为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给予扶持。对引进的茶叶加工企业,优先给予立项,在用地、林业、建设、卫生、工商、质监、供电、环保报批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对新引进、创办的茶叶企业,按照县政府有关企业引进、创办的优惠政策予以兑现,并延长一年;对进入省、市级龙头企业行列的茶叶企业给予奖励。近年来,全县已建起裕发、双秋、天池峰、御茶园等10多家茶叶龙头企业,各类茶叶加工厂发展到330多家,特种茶家庭作坊达1000多家,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品牌带动 高山乌龙走出深闺

市场竞争不仅是质量和价格的竞争,更是产品品牌的竞争。为此,该县以“寿宁高山乌龙茶”、“三言堂”为公共品牌和注册商标,投入巨资,加大品牌宣传推介。为鼓励企业争创品牌,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还开出“重奖”:新增的茶叶企业和新创的品牌,如果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名牌奖励的,将分别给予8万元、5万元、3万元的奖励。在此激励政策的引领下,企业争创品牌蔚然成风。仅今年全县就有八个企业生产的乌龙茶、红茶在国家及省、市级比赛中荣获24个奖项,其中龙虎山茶厂、天福缘茶厂分别获得“国饮杯”比赛特等奖,裕发茶业获得“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暨茶叶包装”比赛茶王奖等。

为扩大寿宁高山乌龙茶知名度,寿宁县委宣传部从今年初开始就筹划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茶叶交流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寿宁杯”第二届高山乌龙茶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目前,复赛活动已经结束,胜出的16名选手将于10月20日在寿宁进行决赛。该赛事的举办,为渐入佳境的“寿宁高山生态乌龙茶”品牌宣传推介,再燃一把火,进一步带动寿宁高山乌龙走出深闺,走向世界。

14万元 重奖制茶能手

为提高全县制茶水平,促进茶产业发展,9月30日至10月2日、10月5日至7日,寿宁县首届乌龙茶制茶能手比赛、首届工夫红茶制茶能手比赛相继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的28名乌龙茶制茶好手和20名工夫红茶制茶好手分别参加了上述两项赛事。比赛分别评出乌龙茶制茶能手和工夫红茶制茶能手一等奖1名(奖金3万)、二等奖2名(奖金各1万)、三等奖3名(奖金各5千元)、优秀奖5名(奖金各1000元),给予共14万元的奖励,并授予制茶能手证书。

此次制茶能手比赛分技能操作(30分)和成品质量评定(70分)两部分。技能操作采取现场操作方式,由参赛选手按抽签序号在统一场地和设备上进行制茶,赛事组委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评比打分,并邀请公证处人员全程监督和公证。选手现场制作完的成品,即交公证人员对号封样。成品质量评定部分,由赛事组委会聘请省、市茶叶专家对封样成品进行色、形、香、味等的严格品评和打分,两项结合打出总分,评定名次。

为更好服务环三区域发展,推进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建设,去年寿宁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该《意见》的有关规定,从今年开始,该县每年在本地茶叶生产加工人员中开展乌龙茶和工夫红茶制茶能手比赛,对累计三次参赛并名列前十名的制茶能手,给予享受县级劳模待遇,并聘请为县茶叶培训中心兼职教员(月薪1000元)。

16佳丽晋级“寿宁杯”高山乌龙茶

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决赛

10月10日晚,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茶叶交流协会主办,寿宁县人民政府独家协办,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新闻综合频道、福建盛世金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寿宁杯”高山乌龙茶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复赛在福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6位茶艺佳丽成功晋级,将于10月20日在寿宁展开巅峰对决。

该大赛自8月2日在福州福建名茶文化城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各界目光,报名团体和茶艺爱好者涵盖韩国、日本、英国、巴西、阿根廷、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我市在福安、福鼎设立专场。大赛从8月初开始,在北京、上海、青岛、广州、福州、泉州、厦门、龙岩、宁德、南平以及台湾地区等11个分赛区进行了初赛,30名选手脱颖而出, 10月10日晚, 会师福州福建名茶文化城。经过激烈角逐,16位佳丽再度胜出。这16位佳丽中,宁德市占6名,其中寿宁4名。

“寿宁杯”高山乌龙茶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整个赛程历时近3个月,比赛期间,以“传播中华文明,探索茶中奥义”为宗旨,突显茶文化的传播,推进海西非物质文化建设,融入更加现代气息的“茶艺”,集淡雅与潮流为一体。参赛选手接受了“诗、书、画、香、琴、歌、茶”等项目的挑战和考验,最后在总决赛中胜出的选手,将被授予“寿宁杯” 海峡茶艺小姐冠、亚、季军荣誉,另设置最受茶企欢迎奖、最佳茶艺奖、最佳气质奖、最佳人气奖、最佳组织奖五项单项奖项。分别获得3万元、2万元、1万元、5000元奖金,同时还将获得高级茶艺师资格证。

茶史钩沉

寿宁县地处福建省东北部、闽浙两省交界,素有“两省门户,五县通衢”之称。明景泰六年(即公元1455年)置县,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三言”作者冯梦龙曾任知县。

据史料记载,寿宁自明景泰年间(1450--1456)就已开始种茶,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冯梦龙在明崇祯九年(1636年)开始编写的《寿宁待志》中记载:“三甲往初垄,出细茶,十甲往葡萄洋村,出细茶,茶出七都。”民国18年(1929年)版《霞浦县志》记载:“上东、中东、下西、上西、小南各区皆有种茶,多于山园种之。迥不及福鼎玉琳之‘大白毫’,寿宁之‘乌龙’……”

明代中叶以前,寿宁种茶多作为自用饮料,交易量少。在冯梦龙的积极倡导下,市场活跃、商贾云集,茶叶交易开始繁荣。到了清咸丰、同治年间,寿宁产的“工夫”红茶已远销海外,在国内外声誉鹊起,茶叶已成为大宗的经济收入,民间借贷大多约定“茶季”后偿清。当时民间曾有“以茶换黄金,白银用斗量”的说法。正因如此,茶叶在寿宁民间素有“茶米”之称,与谷、麦、豆、麻同列五谷类中,取其“茶哥米弟”之意,足见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重要程度。

“风烟团一市,茶香绕千家;鲤灯今夕见,百里最繁华。”描绘的就是清代闽东重镇寿宁斜滩茶业兴旺的繁荣景象。据史料记载,到民国25年(1936年),寿宁茶园面积达5.73万亩,年产毛茶1044.5吨,全县茶行达47家。几百年来茶叶一直是寿宁历史上最大宗的农业和贸易商品之一,寿宁有着较为久远而深厚的茶历史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寿宁茶叶因质地优良、品质超群而屡获大奖,其中,1986年生产的“福寿银毫茉莉花茶”和“一级茉莉花茶”双双荣获国家优质名茶称号;1998年凤阳乡福宁茶厂生产的“玉记牌银毫”荣获五星钻石奖,竹管垅乡生产的“凤凰舌”绿茶荣获1998国际“东方茶文化”博览会金奖;1999年生产的“梦龙茉莉花茶”(雪针、春毫、特级、香毫)获得首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0年宝云茶厂生产的“寿山莲心”、“寿山香茗”绿茶分获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银奖……

寿宁建设生态新茶乡茶业发展大事记

★2007年11月,中共寿宁县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确立“打造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的战略目标,明确以建设闽东北高山生态优质乌龙茶生产集散中心为重点,实施茶叶品种改良,寿宁茶业发展由此进入新时代。

★2008年1月,寿宁引进安溪客商投资创办“寿宁裕发茶业有限公司”和“寿宁双秋茶业有限公司”,并建立铁观音茶叶示范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示范、带动群众发展乌龙茶。

★2008年6月,寿宁县下党乡上党村从安溪购买成套乌龙茶生产加工设备,建成全县首家乌龙茶加工厂。

★2008年10月,茶界泰斗张天福为寿宁“裕发园”铁观音题词:“裕发茶叶,香飘四海”。

★2009年5月,寿宁县龙虎山茶场生产的“梦龙春”牌红茶系列“金峰红”、“金韵红”分别被评为福建省名茶和福建省优质茶。

★2009年9月,寿宁县委、县政府确立寿宁高山乌龙茶以 “三言堂”为公共品牌和注册商标,结束了寿宁茶叶无公共品牌的历史。

★2009年10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寿宁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称号。

★2009年11月,“寿宁高山乌龙茶”被指定为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纪念茶。

★2009年11月,寿宁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以建设闽东北高山生态优质乌龙茶生产集散中心为重点的茶业发展目标方向和措施办法,成为该县今后一段时期茶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2009年12月,寿宁天福缘茶厂生产的京鑫牌红茶“金骏眉”,荣获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为福建省在本届“中茶杯”评选中唯一获特等奖的红茶产品。

★2009年12月,寿宁裕发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乌龙茶“铁观音”,在福建省名优茶评比活动中获“省优质茶”称号。

★2010年4月,经上海世博会特许经营授权审批联席会议综合评审,寿宁天禧御茶园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茶叶及茶具所有品类产品特许产品生产商和特许产品销售商。

★2010年6月,在宁德市第四届茶王赛暨茶叶包装评比活动中,寿宁裕发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裕发园”铁观音荣获乌龙茶类“茶王”称号;寿宁双秋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玉之音”铁观音获金奖;寿宁裕发茶业有限公司制作的“寿宁高山乌龙茶”茶叶包装获二等奖。

★2010年8月,寿宁县龙虎山茶场生产的“梦龙春”牌红茶系列“金峰红”、“金桂红”分获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和一等奖。

★2010年9月30日至10月7日,寿宁县首届乌龙茶制茶能手比赛和工夫红茶制茶能手比赛相继举办。

★2010年10月20日,“寿宁杯”第二届海峡茶艺小姐电视公开赛决赛在寿宁举行。 (中共寿宁县委宣传部 寿宁记者站)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