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鲁泽华:手艺就是“守艺”

2016-02-15 09:16:02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向佳明] [责编:刘颖]
字体:【

2月6日,武冈市和合街,铁匠鲁泽华正在工作。图/记者向佳明

“手拉风箱,呼呼地响……”这是脍炙人口的湖南花鼓戏《补锅》。不过,唱词里的“手拉风箱”恐怕很多人都没有亲眼见过。

在千年古城武冈,48岁的铁匠鲁泽华已经打了36年的铁。在几乎所有铁匠师傅都用上了电动鼓风机时,鲁泽华和他的大哥还在使用手拉风箱。鲁泽华说,他有自己的打铁绝招,秘密就在手拉风箱里。

然而,他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现实是,铁匠铺招不到学徒,他的绝招则有可能随着手拉风箱,在日晒雨淋中一起被侵蚀,直至烟消云散。

记者向佳明邵阳报道

2月6日,千年古城武冈的和合街内,“鲁兴太铁号”招牌下,鲁泽华将风箱拉得呼呼作响。

手拉风箱是鲁泽华的父亲鲁兴太遗留下来的,鲁泽华兄弟俩人手一个。父子三人薪火相传,在武冈城里打了近一个世纪的铁。他们打过兵器,打过农具,如今业务构成主要是生活用品。最辉煌的时候,和合街上有20多家铁匠铺。然而,不锈钢制品的出现冲击着这一传统行业,铁匠铺如今只剩下6家。

变迁

从打造刀枪冷兵器到生产生活用具

武冈号称千年古城,据1981年《湖南省志》记载,武冈自西汉建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建制史。

武冈城内的和合街是一条看起来乱糟糟的小巷子,算命先生、丧葬用品店是这条巷子里最常见的“主角”。不过,巷子的中部保留了武冈城为数极少的千年古城墙,而且这是一个城门洞,若干年前,内城和外城在此分水。

鲁泽华的父亲鲁兴太在世时,在城门洞的正下方开了一家“鲁兴太铁号”,这个招牌沿用至今。鲁泽华说,在冷兵器时代,和合街的铁匠铺几乎全是打兵器的,刀、枪无所不造。在那个兵荒马乱的世界,或许是看中想攻打武冈城的军阀这块市场,城墙外的铁匠铺鳞次栉比。一直到1980年代,还有20多家铁匠铺,“和合街”三个字也寄托了城门内外民众的期盼。

鲁泽华年轻时,跟随父亲打过关公刀,一把手工打造的关公刀有3斤重,挥舞起来难度还不小。鲁泽华也打过砍刀,说不定在武冈会战,它们还被用来杀过日本人。

进入和平年代,砍刀逐渐失去了市场,锄头、犁头等农具成为了铁匠铺的核心业务。锄头缺口了,村民们要拿到铁匠铺补一块钢。每一把锄头里都有一块用于固定的码子,它的大小、长度需要铁匠师父精心调试。

时至今日,农具也不再占据鲁泽华摊位的绝大部分空间,取而代之的是菜刀、猪肉屠刀等生活用具。不锈钢制品日益精美,大大地冲击着鲁泽华的铁匠铺,城里人不太用铁器,他的客户主要来自农村市场,因此生意大不如前。他的摊位上,也开始售卖一些机制铁器和不锈钢制品。

冲击

机制菜刀10分钟一把,售价30元

鲁泽华的父亲鲁兴太从12岁开始打铁,一直打到85岁退休,数年前以90岁高龄离世。鲁泽华今年48岁,同样是12岁那年入行,与大哥一道随父亲学手艺。

鲁泽华还清楚地记得,父亲教他的第一课——使用铁夹。“火炉里生起大火,谁看了都怕,铁夹夹东西夹不稳,一夹就掉。”鲁泽华说。慢慢地,鲁泽华学会了打锅铲、菜刀,以及工程量更大的屠刀、砍刀等。

铁匠是一个力气活,夏天户外40℃高温,鲁泽华跟父亲还得蹲在火炉边。好处就是,铁匠可以高寿,因为打铁可以锻炼全身。在鲁泽华看来,铁匠更是一个技术活:泥水匠有施工图纸,木匠、篾匠有尺可以量,而铁匠什么都没有,全靠脑海里的经验。

以菜刀为例,手工菜刀由两层铁包着中间一层钢。一把好的菜刀,应当不会开裂剥壳,应当看上去横平竖直刀面平整,应当能砍断猪的筒子骨,这些都需要精湛的技术。

然而,现代工业正以一个掠食者的姿态出现在鲁泽华面前。同样以菜刀为例,手工打造一把菜刀需要一个小时以上,而有一次鲁泽华参观了机制菜刀生产厂家,一把菜刀从生铁到从流水线上下来不过十分钟。鲁泽华的手工菜刀每把售价60元,机制菜刀每把售价30元,论利润,机制菜刀还要远强于手工菜刀。

和合街的铁匠铺越来越少,如今仅有6家,其中两家分属鲁泽华和其大哥。不锈钢制品店越来越多,已对鲁泽华的铁铺形成包围之势。作为应对措施,鲁泽华正在考虑开一家网店,“比如上海的顾客,我就用快递寄。”

传承 招不到学徒,谁来守住铁匠手艺

在鲁泽华的理解中,手艺应当理解成“守艺”:“天天守着,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发不了财,也饿不死。”

鲁兴太死后,留给鲁泽华兄弟每人一个手拉风箱、一个打铁墩子、一把锤子。

和合街的铁匠铺几乎都用电动鼓风机取代了手拉风箱,只有鲁泽华和大哥还在坚持使用手拉风箱。鲁泽华说,鼓风机不好操控,火太大,生铁熔化掉了;火太小,生铁又不能烧透,打出来的器具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鲁泽华说,他的手拉风箱用了近40年,大铁墩子用了30年,锤子把手上已握出了手指的印记。对于这些“古董”,鲁泽华有着特殊的情感,拉风箱或者在墩子上打铁,鲁泽华总感觉父亲就站在对面,你一锤我一锤在教他打铁,“父亲在掌舵呢!”

武冈城里与鲁兴太同辈的铁匠已全部去世,48岁的鲁泽华已称得上“老师傅”了。鲁泽华的女儿16岁了,儿子还在上小学。打铁太辛苦,鲁泽华入行时,每天早上要打完铁再去念书。鲁泽华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出人头地了,有的从政有的下海经商,鲁泽华期盼着子女们也能通过考大学走出去,他不会让儿子再拿起铁锤。

鲁泽华清楚,城里人不太使用铁器,但农村仍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回头客总还是有的,他坚持认为,纯手工制品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并不打算改行。如今的“鲁兴太铁号”只有鲁泽华和大哥两人,不仅如此,另外4家铁匠铺都没有招到学徒。

鲁泽华想招徒弟来传承自己的手艺,但年轻人吃不了铁匠的苦,无奈之下,鲁泽华把妻子发展成自己唯一的学徒。打铁不怕火,鲁泽华说他有不能说的绝招,而秘密就在手拉风箱里。如果再招不到学徒,这个绝招将随着手拉风箱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