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书摘

2015-12-29 18:16:23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蒋俊]
字体:【

 

《勇敢的心——中国残障儿童生存状况纪实》节选

用双手走路的男孩

清晨,薄雾尚未散开,村庄、树林、水田,都还沉睡着一般, 寂静无声,只有早起的鸟儿扑扇着翅膀,清脆鸣叫。

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蒋坝村的一条山路上,一个小男孩正走过来。或者,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走”,说得确切点儿,他是在倒立着前行。

他的手臂撑着地,脊背挺直,两条腿向下垂着,手掌交替,向前走。

这是个有些瘦小的孩子,皮肤微黑,他的头垂着,看着地面, 偶尔扬一下脸庞,便可见两道英挺的眉和清亮亮的眼睛。他已经这样走了很长一段路,此时喘息渐渐变得粗重。但是他并没有停歇,他想再坚持一下,这样就能早点儿到达学校。

这个倒立着走路的男孩,请不要以为他是顽皮淘气,或是在向谁炫耀某种高超的技能,这种辛苦而看似奇特的样子,正是他行走的方式。

他叫颜玉宏,今年十二岁。每天,他都是这样,以手代足, “走”在上学的路上。

“造孽”的娃儿

玉宏生下来的时候好好的,是个健康活泼的男婴。谁知道1岁前的一场高烧让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从此便再也没有站起来过。为了给他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爸爸妈妈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他们希望能攒下一些钱,等玉宏的病能治了,就带他接着去看医生。

玉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正当壮年的时候失去了一条腿,只能终日坐在轮椅上,家里家外全靠奶奶操持。随着年纪增长,照顾这一老一小两个行动不便的人,奶奶已有些力不从心。

年幼的玉宏还不懂得“残疾”是什么意思,也还想不到他的不听使唤的双腿会为他今后的人生带来多少难处,他像山野间一棵翠绿的小苗,用最自然的姿态,蓬蓬勃勃地生长着。腿动不了,他就换做手爬,用腰上的劲儿拖着双腿挪动身体。虽然两条腿像不是他自己的一样,没有一点力气,也不听他指挥,但是这个小小的孩子总有办法到他想去的地方。有时候他一个人在庭院里玩儿,手撑着着地,“跳”来“跳”去,爬到半人高的围墙上,在墙头上“走” 一会儿,又一纵身跃下来。这样的游戏没少让他摔跤,可他还是乐此不疲。有时候他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这是他最开心的时候。除了不能和他们一起奔跑,他觉得自己其他的什么都不差。

奶奶总是揪心玉宏的腿,她想着娃儿站不起来,以后可怎么生活呢?奶奶给他找来了拐杖,还在他的腿上绑上竹竿让他学着迈腿走路。玉宏记得奶奶一边把他的腿和竹竿用布条缠在一起,一边嘴里说着:“我们都老了,也不能照顾你一辈子,就是得靠你自己。你得读书,你得自立。”

奶奶的话玉宏还不能完全明白,但他已懵懂地知道“自立”的意思。自己的事他从来都尽量自己完成,还会主动帮大人干一些活儿。看到爷爷要从轮椅里起身,他赶紧把拐杖递过去;奶奶准备做饭,他就爬到炉灶边帮忙烧火。他想着自己多做一点,奶奶就能少做一点,他想让奶奶多歇一歇。后来,他“练就”了倒立行走的本领,就倒立着走到场坝去,帮着收家里晾晒的粮食。

同村的伯伯婶婶在路上见到这个孩子,倒立着走得又是泥又是汗,想要帮帮他,玉宏总是说:“没得事,我做得到。”

大家叹息着,背转过身去抹抹眼睛。“娃儿造孽得很。”他们说。四川话里的“造孽”是可怜、命苦的意思,这个天性开朗又懂事要强的孩子,让人看了心疼。

(摘自《用双手走路的男孩》P145)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