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放合作邵阳打造"三外"融合发展新格局

2015-11-26 15:37:19 [来源:邵阳新闻网] [责编:曾晓晨]
字体:【

邵阳大道效果图
邵阳大道效果图

近年来,邵阳市抢抓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以开阔胸襟和开放视野,积极走出去、引进来,努力挖掘发展潜力,外资、外贸、外经工作融合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十二五”以来,利用外资年均增长32.1%,总量翻了一番;对外贸易跨上10亿美元台阶,今年有望达到11亿美元,年均增长34.9%,特别是加工贸易年均增长56%;新批境外投资企业158家,新增境外投资额15.7亿美元,新增国际工程承包额4.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在宏观环境复杂严峻、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邵阳市“三外”工作呈现逆势上扬势头,主要指标增幅稳居全省前3名。

“三外”工作已成为促进邵阳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稳步健康发展,邵阳市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全部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大指标增幅有9项排在全省前五名,全部排在中西部地区前三名。回顾工作历程,邵阳市主要有以下方面体会:

坚持全民招商,外资内资一起引

邵阳市是全省人口第一、面积第二大市,也是“三线”建设时期的老工业基地,但招商引资相对滞后,2010年实际利用外资仅1亿美元。近年来,邵阳市知耻后勇,迅速兴起全民招商引资热潮。

园区规划图
宝工区园区规划图

2014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依托湘商力量,在邵阳建设湘商工业示范园区”的重大决策,要求邵阳市为全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邵阳市举全市之力,大胆先行先试,在市县两级强势推进湘商产业园建设,今年以园区自建和工业地产方式建设标准化厂房137.1万平方米,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园区专题招商活动,已签约入园企业183家,其中正式入园企业57家、即将开建企业126家。

引进外资内资,需要优惠政策的吸引。邵阳市积极整合省委、省政府“135”工程政策,以及省里给予邵阳市湘商产业园的10条措施,并及时出台了23条优惠政策,有效增强了对外资内资的吸引力。同时,邵阳市对市县政府及其部门下达了招商引资任务,列入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明确奖惩措施,极大激发了各级招商引资的动力潜力。

邵阳市通过乡情激发商情,促成“亚洲鞋王”蒋志刚先生回祖籍地发展,实现了外资引进的重大突破。九兴鞋业进驻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8亿美元,相继建成邵阳产业园和4家卫星企业,其大陆零售总部也于去年从上海迁入邵阳,正在向着“投资15亿美元、解决就业8万人、力争用9年时间把邵阳打造成亚洲鞋都”的远景目标迈进。借助九兴鞋业的品牌效应,邵阳市以商招商,努力引进大额外资项目。2014年,由世界500强企业--百威英博集团投资2.5亿美元、年产100万吨的啤酒生产基地项目落户武冈市。同时,通过异地邵阳商会搭桥,邵阳市又与统一企业、合隆国际、力科达国际等投资意向明确、资金实力雄厚的一批外资企业达成合作协议,项目总投资达3.5亿美元。今年“港洽周”期间,隆回县与香港华润集团签订了风电开发框架性协议。

坚持挖潜增效,出口进口一齐上

“十一五”末,邵阳市对外贸易总量仅2亿美元。近年来,邵阳市努力壮大外贸主体,加快建设鞋业、发制品、打火机、农副产品、工程机械、医药化工等“十大出口基地”,今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0亿美元大关。预计“十三五”期间,对外贸易可望年均增长30%以上,到2020年进出口额可达35亿美元。

三一厂区
宝工区三一厂区

“一个打火机走向全世界”。针对一次性气体打火机研发能力较弱、自主品牌不多的实际,邵阳市及时指导企业引进模具生产线,实现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成功申报了62个国内商标、14个境外商标、198项专利,产能和出口大幅增长。2014年,邵阳市一次性气体打火机已稳占全球市场70%的份额,实现出口1.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比重的19.8%。

“一根头发做成一大产业”。邵阳市是全国人发原材料集散中心,年收购储备能力达3万吨,占据了国内原材料市场份额的90%。但由于起步晚,生产型企业严重滞后,大量原材料只能供应给河南、山东的生产型企业。为彻底改变只卖原材料的现状,邵阳市及时组织银企对接,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阳光发品、鸿泰工艺、美莎发品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申报注册商标,形成自主产权。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支持,加快出口基地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国际知名会展,产能和出口高速增长。“十二五”期间,发制品出口先后突破5000万美元、1亿美元,去年实现产值50亿元,出口1.56亿美元,总量居全市第一。短短几年时间,阳光发品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跻身国内行业第二位,成为世界行业龙头企业—美国SNG公司的金牌供应商。

“一件裘衣时尚全球人”。据了解,广东省有近200家裘革加工企业,其中60%是邵阳市新宁人创办的,年产值达200亿元,年进出口额10亿美元。邵阳市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及时上门对接,宣讲投资政策,共有近20家企业陆续回到新宁。当前,已建成新宁裘革产业园,预计入驻企业60家,年产值100亿元,年进出口额5亿美元。2014年,裘革产业实现进出口4383万美元。

坚持深度融合,外经外贸一同抓

邵阳人向来就有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开放品质和优良传统。邵阳市立足优势,因势利导,积极发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

上世纪90年代,邵阳商人肩扛手提,远赴泰国、老挝、越南兜售箱包、服装和五金工具,以价廉物美、诚信经营打开了东盟市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邵阳市已在泰国、老挝、越南建成3家境外产业园,占全省境外产业园的半壁江山。利用这一平台,邵阳市组织境外企业与本地企业对接,通过在投资目的国进口市内产品,有效拉动本地出口,每年新增出口近2亿美元。同时,借助部分东盟国家开通了自由贸易区的优势,引导境外企业回国创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规避关税、配额壁垒,加工贸易企业平均降低税负达35%,扩大了企业利润空间。

邵阳市鼓励资质企业大胆走出去,积极承包国际工程项目。2014年,邵阳路桥顺利承接了阿尔及利亚南北高速公路项目,工程承包额达1.32亿美元,可以带动本地出口近4000万美元。邵阳市还支持资质企业选购本地的工程机械、建筑材料和机电产品,有效带动出口。“十二五”期间,仅此一项,每年带动本地出口2000万美元。

标准化厂房
标准化厂房

邵阳市立足劳务输出大市的实际,认真组织国际劳务输出,让邵阳人到国外学习技术经验,赚取务工收入。“十二五”以来,累计实现劳务输出2.5万人、务工收入16.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1%、16.3%。借助边境贸易“绿色通道”,邵阳市在东盟各国创业和务工人员已达30万人,占全省的47.2%。

坚持强化保障,硬件软件一并改

邵阳市着眼加快“三外”发展,致力营造良好环境。邵阳争取在邵设立了海关、检验检疫工作机构,开通了一般报关、报检业务;总投资120亿元、占地4000多亩的湘西南国际商贸物流城已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一期建成运营,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市区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正在大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以宝庆工业集中区为中心、覆盖市辖三区和邵东、新邵两县的产城融合规划有望获批,一个宜商宜居的现代化开放城市初具规模。

2010年,邵阳市报请省政府出面,与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建立合作交流机制,并争取我国驻外使馆支持,建立完善了境外企业、驻外使馆、投资目的国“三方联动”推动项目建设、信息共享和矛盾处置的机制,有效保证了境外投资企业的利益和安全;与中国工商银行达成共识,促成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在河内、万象、曼谷开设境外分行,实现了人民币与投资目的国本币的实时结算;积极引导出口企业在贸易伙伴所在国家和地区设立营销公司,通过营销窗口、境外代理、多方合作等模式,不断建立和完善境外营销网络,在美国、英国、日本、泰国等12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营销平台172个,与一级经销商乃至用户实现“零距离”接触;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决定》、《县市区开放型经济暨商务经济指标管理考核办法》、《关于加快发展对外贸易的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文件,不断打造政策高地;连续14年推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大力简政放权,转作风强服务,政务环境持续优化。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