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贵平

2015-11-19 12:01:41 [责编:薛琳]
字体:【





【推荐单位】:长沙市文明办

为劳动者撑起“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记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局长 陈贵平

“工伤保险是小险种,但可大作为,是劳动者不可或缺的一张‘安全网’”。陈贵平经常用这句话告诫自己,也经常告诫下属和同事。自2009年就任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长以来,陈贵平始终以躬行者的姿态、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以“孺子牛”的干劲和韧性,在局长岗位上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锐意进取、大胆开拓、勇于创新,努力推动长沙市工伤保险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心怀扩面征缴,让劳动者“劳有所安”

“有了工伤保险,我心里有了一种特别的踏实感。”重庆籍农民工程某在工地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说。此前,他曾到许多地方打过工,用人单位都没给他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中万一发生了事故,维权索赔困难重重,现在长沙某工地当了一名钢筋工,工程承建方为他们所有的农民工都参加了工伤保险,工作中他们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

“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是充分发挥工伤保险共济性功能,保障工伤职工权益,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达到一定的覆盖面,才能让工伤保险惠及更多的劳动者,发挥工伤保险“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功能”。这是陈贵平经常说的,也是他多年从事工伤保险工作的宗旨。几年来,陈贵平始终将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要求工伤保险系统的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千方百计扩大覆盖面是工伤保险工作永恒的主题”的观念。

为了从制度上解决一些特殊行业、特殊人群长期游离于工伤保险范围之外的问题,陈贵平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保险法》及《工伤保险条例》精神,大胆探索,创新参保模式,制定适应性政策,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通知》、《关于推进长沙市小型服务行业、季节性用工企业和煤矿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长沙市机关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住宅装饰装修行业从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的通知》等系列参保办法。长沙市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由原来单纯的城镇企业、城镇职工扩大到所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小型服务行业、季节性用工企业及建筑行业农民工,在全省从政策上率先实现了所有职业人群的“全覆盖”。随着一些新兴行业的不断兴起,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勇于开拓创新的陈贵平又在酝酿下一步如何将小微企业、家政服务业、物流业、网络服务业等新兴行业从业人员纳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截止2015年8月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131万人,相比2009年,参保人数翻了1倍多,2014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人数近3万人,基金累计节余8亿元。工伤保险扩面的大幅增长对工伤保险基金形成巨大的支撑。目前,长沙市工伤保险缴费平均费率全省最低,基金节余最多,抗风险能力最强。

情系工伤职工,让劳动者“伤有所保”

2012年8月7日,在越南松邦援外工地上发生一场意外工伤事故,25岁豆蔻年华的大学毕业生牛晓兵不幸成为一名颈段脊髓损伤(俗称高位截瘫)患者,伤残一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牛晓兵一度失去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关键时刻,长沙市工伤保险部门及时靠了上去,给他提供了系统的手术、医疗康复、职业康复治疗。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两年多的康复治疗期间,针对他在乒乓球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在康复团队和专业教练精心指导下,为他制定系统训练计划并报名参加残联组织各类比赛,成为一名残疾人职业球员。2015年9月17日上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全国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长沙工伤职工牛晓兵勇夺乒乓球男子单打桂冠,另外两名工伤康复职工蒋志超、黄惠玲分别获第四名、第六名,成为湖南省甚至全国工伤职业康复的成功典范。残疾改变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但没有改变他们的人生目标。

“工伤保险不仅要对工伤职工进行经济补偿,更要通过提供医疗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等服务,最大限度地恢复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劳动能力,让他们能够重新就业,回归社会。”这是陈贵平一贯秉持的工作理念。近年来,为全面贯彻《工伤保险条例》,扎实做好工伤医疗康复工作,切实保障工伤人员的合法权益,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在陈贵平的带领下,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工伤医疗康复制度体系,相继出台了《长沙市工伤保险医疗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工伤职工长期康复工作的通知》、《长沙市工伤人员工伤复发(部分病种)门诊医疗管理试行办法》、《长沙市工伤康复管理办法》、《关于明确先康复后评残部分病种的通知》、《长沙市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开展参保工伤职工定期伤情健康检查的通知》等系列规章制度,让工伤人员依法依规享受工伤待遇。

“工伤职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受了一些意外伤害,有的甚至留下了终身残疾。关爱工伤职工,共创健康人生,是我们工伤保险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几年来,陈贵平始终关注着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为进一步夯实工伤保险的基础工作,关爱工伤职工群体,创新工伤保险社会管理,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关爱工伤职工,共创健康人生”为主题的参保伤残职工伤情普查和社会状况调研工作,对工伤职工进行全面的伤情检查及评估,共计6000余人次参加伤情普查,建立了伤情信息系统及健康电子档案,实现对工伤职工终身健康管理,对于有康复价值的工伤职工,让其进行工伤康复,提高工伤职工的生活质量。同时,陈贵平还与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合作,开展了工伤职工社会状况调研,研究撰写了《长沙市工伤保险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并在《中国社会保障报》、《省情要报》、《湖南社科报》等上发表多篇论文。

为不断拓展工伤康复的工作内容,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在陈贵平的带领下,委托长沙市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学校和湖南省康复中心,对工伤职工进行职业康复问卷调查和回访,了解其生存状况及就业意向,确定培训项目。2010年7月底,选择一批工伤职工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开设了湖南省第一期职业康复培训班。此后,边摸索边实践,选送了多批工伤人员进行了职业康复,形成了培训学校和康复中心合作、经办机构购买服务的格局,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示范意义。长沙市的工伤保险工作由原来的单纯经济补偿,逐步向包括工伤预防、工伤康复、工伤补偿在内的全方位模式发展,为劳动者构建起立体的“防护网”,让更多像牛晓兵这样的工伤职工得到了实惠。

勇于开拓创新,让农民工“同工同待遇”

近年来,随着长沙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农民工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因农民工流动性大、用工规范难、岗位确定难、劳动合同签订率低,难以采用传统方式参保,制约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推进,导致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长期游离于工伤保险覆盖范围之外。

“农民工是城市建设和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做好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既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又为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陈贵平一直强调的观点。

如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成为他着手调研的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详实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制定出接地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这是陈贵平就任局长以来一贯的工作作风,在他的日程中,有近一半的时间都在基层一线进行调研。陈贵平通过调查发现,长沙市农民工的行业分布特点鲜明,仅建筑行业和餐饮、住宿、休闲等服务行业就集中了近5成的农民工。“将建筑行业和服务行业的农民工纳入到工伤保险之中,是推进农民工参保的重中之重。”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如今不但农民工个人要求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识较过去有了明显增强,用工单位也是愿意参加工伤保险的。主要是因为工伤保险缴费率低,能有效降低用人单位的职业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为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就成了扩大农民工参保面的重中之重。因为调查数据显示:长沙市农民工连续就业时间6个月以下者占到了60%。这种职业的不稳定,就要求我们对农民工参保不能采用传统的以工资为基数的按月缴费模式,而需要解放思想,跳出传统思维,创新出符合农民工流动性大、工期不确定的简便实用的参保模式。”这是陈贵平在一次工作讨论会上的一席讲话,深受同事们赞同。

几年来,在陈贵平局长的大力推动下,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根据农民工的就业特点,创新出了多种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参保模式。如小型服务行业采取“定员”方式参保缴费;季节性用工企业采取“定员定额”方式参保缴费;针对环卫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年龄偏大等特点,将环卫女工参加工伤保险年龄由此前的50周岁以内放宽至55周岁以内,男性仍然要求在60周岁以内。通过创新参保模式,长沙探索出了较为合理的工作路径,使用人单位更愿意参加工伤保险,为农民工参保扩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良性的互动使工伤保险这块蛋糕也越做越大。

为推进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在陈贵平的多方协调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探索了“部门联动、项目参保、一次趸缴、全员覆盖、服务全程”的参保模式并于2010年9月1日正式启动。

截止2015年7月底,全市参加工伤保险的建设项目共4297个,建筑行业参保人数40万余人,其中农民工动态参保人数稳定在38万人左右,约占总参保人数的29%。如建筑工地上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同城镇参保职工一样享受同等工伤待遇。截止目前,共有2575位农民工享受了工伤保险待遇,达到伤残等级的1309人,占享受待遇总人数的50 %,工伤职工单个享受待遇最高的达78万元。推行建筑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5年多的工作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过去那种出现工伤后医疗没有保障、伤残待遇得不到赔付的情况没有了,再没有因工伤赔偿问题而发生群体性事件。

2014年2月21日,由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刘家强为组长的全国政协调研组一行20人到长沙市专题调研“建筑工人工伤维权有关问题”,长沙市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的经验做法得到了调研组的高度评价。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调研组组长刘家强认为长沙市在保障建筑工人工伤权益工作上“认识高、意识强、节奏快、想得到、敢创新、服务好”。今年1月1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江苏南通召开全国建筑业参加工伤工作座谈会,陈贵平代表湖南省参会并在座谈会上介绍了长沙市推进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经验做法。9月8日,人社部副部长游钧、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委员吕忠梅一行在长沙督查建筑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工作,对“长沙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紧盯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把方便留给群众

“要深怀爱民之心,多做群众满意的事,关心群众切身利益,不做群众不满意的事。”在陈贵平心里,老百姓是衣食父母。他要求干部职工工作中多作换位思考,多想想“假如我是工伤职工怎么办?”“要把群众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去解决。”在他的带领下,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局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坚持为民、便民、利民的服务宗旨,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将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群众。一是分类处理工伤案件,提高工作效率。工伤认定行政部门、经办机构设立统一的报案窗口,参保单位可在网络上向经办机构进行事故报案备案,未参保单位或职工可直接向工伤认定行政部门申请。对于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工伤事故,要求15日内做出工伤认定。

对于受轻微伤且证据确凿,受伤程度明显达不到伤残等级的,医疗终结后费用在2000元以内的工伤事故,按“小工伤”简易程序处理,缩短“小工伤”办理期限,实现即来即办。经统计,“小工伤”占工伤事故受理量的25%左右,实施“小工伤”简易程序,节约了行政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办事群众。二是针对农民工群体特点提供快捷服务。为了给参保农民工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对农民工在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待遇支付等方面采取了灵活有效的措施。如针对建筑行业农民工流动性大、工期长短不一,工伤后等不及,拖不起等特点,设立快捷处理“绿色”通道,建筑行业农民工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优先办理,分别在受理申请后30日内完成。对发生轻伤事故的,经本人同意,项目负责人认可,可按简易程序直接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

对参保农民工发生事故后,事实清楚但没完成工伤认定的,按“待定工伤”处理,实行工伤医疗费用“挂账”管理,由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直接与协议医疗机构结算,大大减轻了建筑企业垫付医疗费用的负担,使受伤农民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为方便外地或存在其他特殊原因的工残农民工,以及工亡农民工的供养亲属领取长期待遇,实施了一级至四级伤残农民工和因工死亡农民工供养亲属的长期待遇,可自愿选择按月领取或一次性领取等一系列灵活、便捷、人性化的服务,让参保农民工在发生工伤后真正得到保障。

三是以优质服务赢得群众认同

几年来,在陈贵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工伤保险局全体干部职工秉承“高效、廉洁、优质、快捷”的服务理念,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中书写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工伤保险经办人员始终把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作为最高准则,对业务受理、承办严格规范,对定点医院的用药、治疗等环节及时进行监管,对伤病者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同时,大力开展工保保险政策宣传活动,提高广大企业、职工对工伤保险政策的认知度,使参加工伤保险成为广大用人单位的自觉行动。

处处以身作则,以言行凝聚人心

陈贵平是一位党性很强的人,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带头廉洁自律,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与班子成员一道,围绕全市工伤保险事业发展大局,合心、合手、合力干工作,增强了支部一班人的凝聚力,提高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他常说,工作只靠哪一个人是不行的,必须发挥全局每一位同志的积极性。他的所有工作思路都体现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工作方法上,始终坚持二条原则:制度管事——他上任后,健全完善了许多规章制度,例如,构建了工伤保险参保缴费制度体系、健全了比较完善的工伤医疗康复制度体系、规范了工伤调查、认定制度体系、工伤待遇审核拨付制度体系等;情感管人——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关心同志。在生活上,他给予同志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同事及家人生病住院,他牵挂在心,无论工作多累,他都要坚持跑到病床前看上一眼,安慰一番。他处处与干部职工打成一片,干部职工把他作为知己,有什么看法、想法都喜欢同他谈,有什么困难也请他帮助或出主意。他就是这样,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一名共产党员的风采。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