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大湘西大有可为

2015-10-27 14:56:24 [来源:华声在线] [作者:黄煌 王雪晴] [责编:黄煌]
字体:【







华声在线10月26日讯 (文/记者 黄煌 王雪晴 图/湖南日报记者 童迪)旅游产业是大湘西地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对提高居民收入,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大湘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推进大湘西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湖南省相关部门决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资金、实施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线路建设。2015年—2020年,重点建设“土家探源、神秘苗乡、古城商道、侗苗风情、生态丹霞、沅澧山水、湘军寻古、神韵梅山、世外桃源、枫林峡谷、武陵民俗、瑶家古风”等12条精品线路,进一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加强信息互联互通以及文化内涵的发掘传播,用信息化带动旅游产品的便利化,推动民俗文化产业、特色农业、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要素集聚。实现精品线路向产业经济带转化,推进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休闲化发展,把大湘西地区打造成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特色鲜明的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

毫无疑问,大湘西有着数不胜数的大山深处的美丽,优美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面对整个区域的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大湘西要如何做到真正融合,平衡好保护与开发或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如何紧跟时代脉络,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与互联网+的融合,让旅游对接金融,10月19日至23日,中央以及湖南省市主流媒体走进湖南怀化,集中采访大湘西地区文化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精品路线建设。这些也成为了华声在线记者重点关注的方向。

大湘西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

开发的前提是保护,保护的未来是可持续发展

随着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景观、文化“原生态”,餐饮卫生、服务配套还得有“星级范”成为不少游客对于旅游景区的需求。原生态,即要求景区要保持原有的风俗风貌,不要千篇一律,星级范则对景区的现代接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这两者放到一起时,无疑,对景区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正确处理景区保护与开发,谨防过度开发。

会同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边陲、怀化市南部,地处云贵高原和雪峰山脉之间。境内有粟裕故居、全国国防教育基地粟裕纪念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椅古村、堪称“中国南方生物基因库”的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多处景点和连山“八庙一庵”等众多炎帝文化遗迹。

“绿色”、“红色”及空气新鲜、蓝天白云是会同最大的特色。2014年,投资1.2亿元的粟裕纪念馆改扩建工程竣工开馆;高椅古村成功引进凤凰古城公司、北京“绿十字”中心合作开发,景区第一期维修工程、消防安全工程和下寨家祠建设项目全面完成,高椅景区旅游详规、新村规划、民居改造规划设计全面启动,景区防洪堤建设、集镇道路改造工程顺利动工。全县全年接待游客25.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7%、20%。

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外界的担心,会不会有过度开发的问题。

对此,记者将问题交给了会同县常务副县长舒远满,“(粟裕故居)国防教育非常重要,但是景区承载能力也有限,过度商业化会使国防教育‘变味’。”舒远满表示,“目前(会同)景区开发并不大,主要任务还是拓展。2020年的规模,景区能够承受,不会超负荷。我们会请专家进行研究,以寻找景区适度规模的最优化选择。”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在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椅古村。目前,高椅古村在注重保护原始村落的同时,开发新村、修建沿河公路,丰富旅游内容,规划5家农家乐、4家客栈、3类特色吧厅、2所文化与养生的会馆、1条集工艺品制作与手工作坊于一体的旅游商品街。会同县副县长兰利华表示,“我们要让景区有一个持续的发展,现在我们也在改造民居、民宿,如独立卫生间等的设计,既保持民居的古朴风貌,又让游客在这里生活得更便利”“就是说,既让现代人来到这里感受到古朴的农村生活,又让现代人不因为这里生活不便而不想来。”

会同如是,有着中国杨梅之乡之称的靖州更是如此。

自苗侗祖地飞山向西,往黔东南地区而去,有一处称为“锹里”的神奇土地。这里是中国苗族五大支系之一花衣苗的主要聚居地之一。靖州地笋苗寨便是“锹里”最璀璨的明珠。《舌尖上的中国》、《爸爸去哪儿》等知名电视栏目在此选址拍摄,让地笋苗寨声名大噪,但记者去到现场,并未见到不少景区常见的“千篇一律的景区”味,反而,苗寨仍保留着原生态淳朴的生活状态。与之相似的还有靖州岩脚侗寨等景区。集合侗苗风情在一起,靖州下一步的重点就是做精做好旅游景点。靖州县委副书记杨秀芳表示,靖州的旅游有自身的特点,“下一阶段,我们重点打造一个和生态精密结合的岩脚侗寨,它的身后是七万亩原始次生林,这是所有侗寨不具备的。我们正在做的是,对道路系统,对自然景观、天然景观做进一步的挖掘,我们要给所有游客展现的是有文化底蕴又有生态的景区。”靖州地笋苗寨以民宿为主,当地政府制定统一标准,改水改厕,规范物价,开展综合服务星级评比。“只有是历史的,才是永久的。有文化的沉淀,才有生命力。我们现在发展文化旅游,首先要做的,是保护,既要保护历史,保护沉淀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也要保护留给世人的一些记忆。”

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保护的同时,景区也离不开留住游客的产业链条,如吃喝玩乐购等。主打侗文化牌的通道,正在打造集山水侗寨观光、侗文化体验、侗乡高端度假功能的百里侗文化长廊。游客来了,以皇都侗民俗文化村为中心,吃、住、购、娱一应俱全。

开发的同时,通道县副县长蔡迪文也表示,保护与开发,看起来是矛盾的,实际上是统一的。我们只能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发展的路子。在侗寨的保护上,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民俗的东西,应该是保护重于开发。我们也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大湘西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

旅游对接金融,大湘西大有作为

发展离不开资本,大发展离不开大资本。大湘西文化、旅游、生态融合发展势必需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精品线路建设,形成多层次协同推进、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发展格局。在此次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关注到,互联网+的春风也已经吹进了大山深处,文化旅游对接金融的浪潮正扑面而来。

会同县高椅古村目前已成功引进凤凰古城公司、北京“绿十字”中心合作开发,靖州县委县政府也已在筹措成立旅游投资公司,杨秀芳表示,“我们现在发展旅游,最困惑的地方,就是资金瓶颈,目前我们正在筹建飞山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把全县的旅游资产注入旅游公司,壮大企业,支持旅游事业建设发展。”在杨秀芳看来,“旅游产业是高投入,回报期比较长的一个产业。但文化旅游有一个特点,它的投入虽然是巨大的,但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拉动也是巨大的。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把文化旅游作为发展的四大重点之一,要解决发展旅游的高强度的投入问题,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平台,来承接对文化旅游高强度的投资。所以我们下决心成立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公司要发展,首先自身要有实力,要把旅游资产注入进去,把公司做大,第二,要通过公司融资平台,和有志于在文化旅游方面进行投资的公司,企业进行对接,接受外面的资金,壮大自己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发展。”杨秀芳透露,“预计公司这个月可以挂牌,这个公司除了本身的投融资作用以外,我们各个旅游景点也要成立经营公司,作为这个旅游投资公司的二级单位,对景区进行运营。这样可以保证景区运营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让它一开始发展就是规范的,这是我们的基本想法。”

和杨秀芳相同,致力于打造全国侗文化第一乡的通道也走在了旅游对接金融的路上。蔡迪文就表示,文化旅游的发展,光靠政府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我们要利用社会的力量。“我们重点是通过项目的开发,促进招商引资的工作。政府下一步要集中力量打造重点景点,吸引一批投资商过来。目前我们已经引进世界五百强中信集团,来开发建设万佛山和侗寨。”“我们非常欢迎国内的投资商来参与开发,一是欢迎,二是我们出台政策,鼓励他们来投资,同时,来了以后,我们还会服务好,让他们到这里来真正的投资兴业。而且我们的感觉是,在旅游发展的产业链条中间,很多事情,是只能依靠社会来做的。比如说做业态,比如修酒店客栈酒吧,政府是做不好的,只能市场去做。他经营一家,他会成功一家。”

在采访的过程中,景区当地政府都无一例外的向记者表示,“非常欢迎外地的企业,公司,参与景区旅游开发。”

说起经济账,杨秀芳颇有感慨的表示,“靖州的文化旅游发展事业起步比较慢,从目前来看,靖州的文化旅游事业,现在成了倒逼之势。过去都是先做实事,再做推广。我们现在是先有游客,然后现在倒逼我们改善好景区配套,改善好旅游接待。说实话,目前来讲,财政投资,包括资金整合都是有限的。但现在景区有了一定的人流量,现在也是社会资本进入文化旅游的一个好的窗口,也有很多企业有志于发展文化旅游事业 ,所以说,现在有这么一个好的契机,做旅游投资公司,是势在必行,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也会给参与旅游建设的外地公司合理的回报,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收益。”杨秀芳表示。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