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斌祥:我在青年军的日子

2015-04-22 07:05:39 [来源:华声在线综合] [责编:赖泳源]
字体:【

弹片:徐斌祥;我在青年军的日子

  时间:2013年11月26日 星期二 下午 晴

  人物:徐斌祥(男90岁,可作口述)

  1923年生人,现居住在长沙市农科院富元小区10栋105

  原国民党新6军207师(青年军)上尉连长

  对于今年90岁的徐斌祥来说,他的第一次战斗未免来得太早了一些,当年他只有16岁。

  1939年,日军从武汉南下进击长沙,家里有三个兄弟的徐家,老大被抽丁抽中,但老大刚刚新婚不久,于是胆子特别大的他便自告奋勇的顶了大哥的缺。还在读书的他,因为在校经常被同学欺负,为了证明自已的勇敢,他还特意跑到了保长家,拿了一张明道乡五角塘第六保最大的一张兵役证。

  第一场战斗就在长沙附近,徐斌祥加入的是27集团军,杨森的部队。作为通讯连的一名架设兵,徐斌祥的感受是:“不晓得怕,只是觉得好累。”因为别人休息的时候,他们要架线,别人撤退了,他们却还要留下来收线。那电线背在身上好重的。

  当时的徐斌祥并不知道,他打的第一战就是第一次长沙会战的外围战,在跟随部队向江西方向转移的过程中,觉得离家越来越远的他,偷偷的跑回了长沙。

  1940年,在长沙船山中学读书的他,受一些流亡学生的影响,决定再次投身行伍,报考国民党防空处组建的防空学校,被顺利录取,那一年他17岁。

  从长沙南下,经株洲,转道贵阳,到贵阳后,由卡车接送到昆明。住在当时的西南联大校内。罗卓英亲自给他们做了训示,经过一年的培训,1941年,1000多毕业生分成了五个分队,陆续下到各个战区,而徐斌祥则分在了队部。

  队长是江西萍乡人,身材极为魁梧,有1米89高。很器重他,但血气方刚的他,并不想留在航空探测队,而是坚决要求上前线,几番吵闹下来,不厌其烦的队长下令关了他的禁闭。所幸队长的老婆是长沙人,看同乡情分的面上,少关了几天。

  无奈的徐斌祥,最后只好随部队到了昆明的巫家坝机场服役。

  1943年,渴望上前线的徐斌祥终于得到了机会,原中国远征军新编22师,因在第一次缅北战役中,伤亡惨重。为了补充该师兵员,国民政府决定在国内征召大批知识青年入伍。并在美空军的帮助下,空运到印度,在那里接受新的装备并接受整训,为反攻缅甸作准备。徐斌祥早就想上前线了,于是跟队长解释后,报名去了印度,这一次队长没有在阻拦他,他最终如愿以偿。

  第一次坐飞机的徐斌祥,惊讶于它的庞大,“一次可以挤进近300人”。飞机在印度的加尔各答降落,“美国飞行员的水平真的可以”多年以后,90岁的徐斌祥仍不断的称赞美国人。

  1944年,反攻缅甸开始,中国军队首先从胡康河谷开始攻击,兵分二路。这一次,徐斌祥的感受跟通信架设兵完全不同。在丛林里与日本人冒死搏命,很多次都能感受到死亡的靠近,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躲开了。印象最深的是二件事,一是日本人不拍死,不肯投降,宁愿被打死。第二是一个美国人骂他们的话:我从那么遥远的地方来到这里,帮你们打战,这是你们自已的国家,你们却这样消极,我很伤心.

  占领密支那后,徐斌祥随部份战友坐飞机回到中国进行休整。日本投降后,休整完成的他被编入青年军207师。建制归属于新6军。

  从秦皇岛登上东北后,老人就不太想说了,90岁的徐斌祥一再叮嘱,说说就算了,你们不要写。

  关于东北,徐斌祥真正回忆的就是在这里,他跟出生沈阳的前妻相遇结婚了。这给他在后面灰色的回忆中算是添了一点点亮色。

  “打不下手的他们”,在长春被共产党包围,辽西突围时被俘。后面的事老人不想讲,只是不停的感慨,解放后各种运动对他的冲击。

  胆子很大的老人,最后在农科院退休,有2000多元的退休工资。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