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好声音】经典老药去哪儿啦?

2015-02-01 08:55:22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周小雷 王曦] [责编:夏博]
字体:【

还记得吗?1元钱的绿药膏、VC银翘片、解热镇痛散……这些经典老药,我们已经很久没能找到了。请听代表委员的声音:老百姓喜欢的经典老药为何会消失——

经典老药去哪儿啦?

“经典老药回归

可减轻患者与财政负担”

省政协委员、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原厅长 彭崇谷

据我了解,很多困难群众生病后,医保报销后自费部分仍然很高,难以承担,翻开账单,发现他们本可选择一些普通药品进行治疗,却选择了高价药物,因为所在医院没有这类药品储备,只有选用相对较昂贵的药物。我的一位同事,有次在外地出差患上感冒,上医院想买点自己惯用又便宜的甘草片止咳,结果医院回答没有,不得不服用贵许多的西药。

根据2014年最新的医保报销药品目录,我国又将438种药纳入医保,很多经典老药也在其中。然而,许多医保目录中的廉价药品现在很难在医院买到,国家的好政策老百姓享受不到。

我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通过进入医保目录、扶持生产企业等方式,让老百姓喜欢的传统经典老药重回药店和医院,如患者需要解热镇痛,可以选择不超过20元的药物替代一两百元的输液治疗,那无论是从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还是从节约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的角度来看,都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将更多经典老药

纳入药品零差价政策支持”

省政协委员、

永州市三人民医院院长 李向斌

很多经典老药经济实惠,如今在医院却难觅踪影。在我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我所知,为保障贫困群众看病问题,许多药品已经10多年未曾提价了,而这些药品的生产、运输等各环节成本却在不断提高,药厂为了不亏本不得不将其停产。同时,一些医生用高价药物开处方已成习惯,许多患者自身迷信高价新药,也导致低价药物销量渐少。

如今,我国已实行“药品零差价”政策,医疗机构或药店以购入价卖药给患者,由政府进行补贴。我建议将更多经典老药纳入药品零差价政策范围,惠及更多群众。同时应该依照当今社会的经济成本,对许多经典老药重新定价,唤起制药企业生产积极性。此外,医院应当对医生和患者加大教育宣传力度,医生推荐患者使用疗效好、较便宜的经典老药。

“通过市场定价机制,

保证生产企业合理利润空间”

省人大代表、

常德药圣堂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朝晖

经典老药一药难求,归根到底还是因为难以盈利。从药店来讲,需综合考虑产品毛利,那些低毛利或是负毛利的常用药品还会受到其他高价药的挤压,库存得不到保障,店员不愿意销售;从制药企业来讲,其实很想为老百姓提供物美价廉的药品,但现在制药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增长,原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尤其是GMP改造带来固定投入增加,药品价格要适当上调才能保证盈利。因而适当的药品价格上涨,老百姓还是可以接受的;但一些常用的低成本药品,药价虚高,那就让人难以理解。

我建议依靠国家层面政策引导,建立更加灵敏反映成本变化和市场需求的定价机制,保证合理利润空间,扶持“经典老药”入医保目录,调动生产销售积极性;另外,加大对生产企业引导支持,降低生产成本。只有各方都有合理盈利,才能保障经典老药停留市场。

“希望经典老药

回到乡镇医院和药店”

省人大代表、

新宁县回龙镇杨桥村支部书记 王书云

0.8元钱一支的青霉素、0.5元钱100片装的三黄片、0.3元钱一支的无极膏……这些经典老药现在只能出现在我们的回忆中了。得个感冒输点液,每次都要百来元钱。经典老药难寻,我觉得还是一个“利”字在驱动,一支原来的老无极膏,售价几毛钱,可“改头换面”后,成分还一样,售价就提高到上10元了,涨了近30倍,提价幅度太快了些。

我建议政府加强统筹,加大对经典老药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减少销售中间环节,让经典老药重回市场。尤其要支持经典老药回到乡镇、社区医院,老百姓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惠。

“残障人士定点看病的医院

和药店,尤其需要经典老药”

省政协委员、

株洲市荷塘区袁家湾社区专干 唐波

“1元钱的止咳糖浆,绿药膏、解热镇痛散、仁丹……”这些经典老药味道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对于向我这类残障人士,因为体弱多病,经常需要用药,然而,无论是我所在的社区医院或是附近药店都已找不到它们的踪迹,只能被动选择价格较高的药物。

政府对残障人士有专门的看病优惠政策,有定点免费医疗卡,我们凭卡可到定点医院和药店看病。我发现即使在定点医院看病,我们也选不到低价药品。有时我患点小感冒,明明只要几元钱的感冒药就可治好,可是医院却表示没货,一下子给我开好几盒药,花上几十上百元,我很心痛。残障人士定点看病的医院和药店,尤其需要经典老药。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