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评点曾国藩日记》书摘

2014-08-29 09:23:11 [责编:杨帆]
字体:【

  修身篇 P37-39

  修身三件事:谨言、修容、静坐

  □原文

  早起,读《易·渐卦》。饭后,读《归妹卦》。尚未看王弼本。邵蕙西来,久谈。旋贺麓樵来,与之谈艺,有巧言。此刻下手工夫,除谨言、修容、静坐三事,更从何处下手?每日全无切实处,尚哓哓与人说理,说他何益?吴子序约吃饭,未正去,席间谐语无节。散后,走何子贞家,观人围棋,跃跃然心与之驰。归,乏甚。日来心愈浮,则言愈繁,而神愈倦。记昨日、今日事。(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初六日)

  □评点

  曾氏修身的主要内容在这篇日记中有所透露,那就是他所说的三件事:谨言、修容、静坐。

  谨言即言语谨慎:不说大话空话假话,不说巧言,不传道听途说之语等等。修容,即举止庄重,体现的是敬字功夫。关于静坐,曾氏在给诸弟的家信中曾有较详细的说明:“每日不拘何时,静坐一会,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这几句话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不拘时间,早早晚晚都可以。一是要安静到极点,只有到了极点,才能体会到人性中最本源的仁爱之心。一是坐姿要端正稳重,如同青铜鼎似的,如此方能心思归于正位、精神处于凝聚。

  以此检查一天的言行,曾氏认为本日说话既多又有不诚之处,心思也容易浮动,因而导致精神疲倦。

  悟道篇 p147-148

  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

  □原文

  早,清理文件,会客一次。饭后会客六次。南丰潘令造炮车一具,殊不合用。核定各信稿。中饭后阅各文件。胡润帅说帖一纸,言水师以四千人改为陆兵,上下飘忽,使贼备多而力分。写左季高信,添陈季牧信。

  日来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咸丰九年二月初十日)

  □评点

  人人都想胸怀宽大,都不想做胸襟狭小的人,但苦于不知道怎么才能做到。这正好比是隔得远远地看到一个目标在那里,却找不到通向目标的道路。曾氏的可贵之处,是他能找到道路,而他同时还把这条通道记下来,留给后人。要想胸怀宽广,他寻得的道路是平淡二字。

  平,人我之际要平,即是将自己与别人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佛学说众生平等,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提出自由、平等、博爱,可见,“平等”与“不平等”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人类渴望平等,追求平等,但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天赋有高低,能力有大小,怎么可能平?儒家的礼治,其核心便在于以不平来治理社会。故而,人类所企盼的平等,实质上是人格的平等,人的生存和人的尊严的平等。一个人,不管你的能力多强,地位多高,一定要有在人格上与别人是平等的意识。反之,一个人不管多么贫穷卑贱,心里一定也要保存着与别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意识。若做到这点,无论强者还是弱者,都可以使自己胸襟宽阔。

  淡,功名之际要淡。“功名”实际上是一个代表,它代表着人世间的权力、地位、财富、荣耀、美色、名声等繁华浓艳,要把这一切看得淡薄。人活在世上,其本质上是一个个体生命存活在世界上,与生命紧密相连的才是最重要的,而其他都是次要的。所以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钱财乃身外之物”的认识,但一般人往往不能透彻地认识到这个真理,一辈子就为身外之物而苦苦劳累。这实际上进入了误区。看淡这些,人可以从误区中走出,胸襟不为繁华浓艳所堵塞所牵累,它自然也就清朗开阔了。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