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筑小康梦—全面小康的湖南实践

2014-02-11 08:55:31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记者 夏似飞] [责编:喻帅明]
字体:【

  本报记者 夏似飞

  (一)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考察的情景,凤凰县廖家桥镇菖蒲塘村的村民们至今仍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

  201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来到菖蒲塘村,察看成片的柚子林和橘子林,了解村里扶贫开发情况。看到一筐筐、一担担水果摆满路边,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日子越过越好时,总书记深情地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大家好好干,日子有奔头!

  (二)带着梦想上路,脚踏实地前行。湖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征程中,始终激情满怀,步伐豪迈,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印。

  过去的一年里,我省以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揽,促进“三量齐升”,推动“四化两型”,守住“四条底线”,经济社会发展跃上又一个新的台阶,中国梦的湖南篇章越书越精彩。

  (三)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一,是省委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两个加快”、“两个率先”战略任务之一。

  近年来,我省全面小康建设明显提速,按照国家统计局监测全面小康6大类23项指标测算,2012年湖南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了85.9%,比2000年提高27.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

  梦想越是触手可及,头脑越要保持清醒。盘点我省全面小康建设,整体实现程度虽然可观,但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样明显。一方面,全面小康内部各大指标实现程度不平衡,经济发展指标实现程度只有71.3%,与全国差距较大。另一方面,省内区域实现程度不平衡,长株潭地区达到了93.3%,大湘西地区只有74.1%,还有近40个贫困县不到70%,全省最低的新化县只有61.3%;城乡居民收入相差2.9倍,人均GDP最高的长沙市是最低的邵阳市的6.2倍。

  (四)“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发展基础大不相同,推进全面小康建设,不能大而化之地喊、笼而统之地抓,不能用一个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考全盘。”在省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明确提出,要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以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

  分区域布局,就是将我省全面小康建设分成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四大板块来布局,因地制宜,明确各自发展重点、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

  分类别考核,就是把所有县(市区)分成三大类,进行分类考评,确保目标任务到县(市区)、政策措施到县(市区)、工作责任到县(市区)、考评监测到县(市区)。

  分梯次推进,就是按2017年、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结合三大类县(市区)各自的目标任务、指标体系,本着“跳起来摘桃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原则,分类施策,有序推进全面小康建设。

  (五)视野有多广,路就能走多远。有了分类指导这个总的“指挥棒”,从省会长沙到偏远湘西,从洞庭之滨到五岭山麓,各县(市区)纷纷对照目标找差距,结合实际定“时间表”、画“路线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动人态势。

  (六)培育产业,发展经济,是全面小康建设的关键。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办好湖南的事情,第一要务是发展,关键是抓经济建设。一年来,各地根据资源优势、产业基础,走差异化发展之路,产业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长株潭地区作为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区、勃发区,近年来,汽车产业更是方兴未艾。2013年5月16日,上海大众汽车湖南(长沙)项目,作为我省引进的最大实体投资项目顺利开工,项目一期投资120亿元,全部达产后将可实现年产值1500亿元。

  时隔40天,北京汽车株洲基地第一工厂正式宣布建成,第二工厂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同步举行。到“十二五”末,北汽株洲基地将具备年生产50万辆整车及发动机的生产能力。

  目前,长株潭地区已经崛起广汽菲亚特、吉利汽车、比亚迪,北汽福田等一批汽车企业,我省正朝着“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第一方阵”大步迈进。

  南国春来早。湘南郴州,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如火如荼。宜章产业承接园内,伯朗电梯、阳普医疗、通达挂车、中瑞科技、君悦物流等36家企业先后入驻;郴州出口加工区内,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物流业迅速崛起,201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中部地区9个出口加工区中排名第一。

  “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邵商!”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邵阳市充分发挥邵商的作用,大力开展“引老乡回来建家乡”活动。有着“亚洲鞋王”美誉的蒋至刚,把九兴控股总部迁到家乡邵阳,带动配套供应商37家企业入驻邵阳,一双双NIKE成品鞋,一个个高端女包,从邵阳走向世界。

  一手抓顶天立地的大项目,一手抓铺天盖地的小项目。2013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湖南经济社会发展仍交出满意的答卷: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45万亿元,增长10.1%;公共财政收入超过33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0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414元、8372元。

  (七)“回家的路越来越近了!”老家武冈的长沙壹加壹传媒公司总经理谭凌风,说起家乡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去年,横穿武冈的洞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从此,武冈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更让人欣喜的是,这一年,武冈机场破土动工,山城即将插上腾飞的翅膀。

  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基础设施不改善,群众生活就不可能改善,全面小康当然无从谈起。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省各地加大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速公路方面,凤大、张花、岳常、洞新、溆怀等13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省通车高速公路达5084公里,跻身全国第四。

  铁路方面,沪昆高铁湖南段进入全线铺轨阶段,将与京广高铁在长沙交会成“金十字”架;湘桂高铁建成通车,经衡阳、永州至广西南宁,我省西南地区新增快速出省通道。

  航空方面,支线机场建设快马加鞭,南岳机场即将竣工投入运行,邵阳(武冈)机场破土动工。到2020年,我省机场将达到9个。

  能源建设方面,“气化湖南”工程正瞄准“十二五”末新建管网3000公里目标全力推进;新增电力装机220万千瓦;主电网共完成49个变电站新、扩建,投产线路达1231公里。

  水利建设方面,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完成,涔天河水库全面开建,完成2000多座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八)加快建成全面小康,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让群众腰包一天天鼓起来,日子一天天好起来。

  在推进全面小康过程中,我省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省委、省政府制定实施了《湖南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纲要》,从2004年起连续10年坚持为民办实事。2013年,全省财政与民生直接相关的重点支出3016.08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5.06%;21项30个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

  过去的一年里,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衣食住行、看病、上学、养老等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全力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

  针对百姓反映的“上学难”,长沙市去年新改扩建城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81所,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97所,区县(市)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获评全国终身教育先进城市。

  为了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永州市蓝山县,继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成功推行限额付费医疗模式后,2013年又在县级医院推行“50+600”限额医疗服务模式,即参合农民每次在中心医院就医,只需门诊自付50元,住院自付600元,其余都由新农合基金全额补偿,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把习总书记对湘西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关怀转化为加快扶贫开发的动力,一方面认真解剖好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这只“麻雀”,为其他贫困村扶贫开发提供示范,探索可复制的经验;另一方面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抓好教育扶贫”三大任务,正深入推进全州精准扶贫,争取每年减少贫困人口10万人以上。

  处于大湘西的怀化市,去年扎实推进100个深度贫困村对口帮扶,引导龙头企业参与产业扶贫,投入项目资金7.76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13个,覆盖贫困人口73.97万人,直接帮扶贫困农民11.6万人。

  (九)万物复苏春已至,不待扬鞭自奋蹄。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7200万湖湘子弟的强烈愿望,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湖南人的历史使命。让我们始终高扬改革开放旗帜,广泛凝聚推动科学发展正能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持之以恒促进经济总量、发展质量和人均均量同步提升,为圆梦湖南全面小康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