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跨向尊严彼岸的桥

2014-02-07 11:12:55 [来源:华声在线] [责编:喻帅明]
字体:【

  在湖南省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记者获悉,去年湖南省完成财政总支出3465.84亿元,增长28.25%。其中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达2274.3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达65.6%。

  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数字。它令人信服地体现“财政收入取之于民,更要用之于民”的原则,充分显示了该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策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财政支出进一步重点向教育、文化、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倾斜,把钱花在老百姓最需要的地方,无疑会大力促进社会和谐,提升稳定系数。

  曾几何时,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干部们困惑于一个问题——为什么年年我们的经济增速那么快,财政收入那么高,GDP账面数字是那么的好看,但很多老百姓却并不认可这种成就,甚至对报纸电视上的宣传报道,持抵触态度?不仅不认可这种成就,反而觉得这种成就,只是官员们的成绩单,而与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多少联系。

  这种情绪,也许并不完全客观,但至少反映了一种现象,即:如果老百姓没有贴身近肉地感受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带给他们的好处,他们只会觉得那是一个美好的传说,与他们关系不大。比如,一个多年申请廉租房的困难户,对他宣传一万句,还不如让他真正分到手一套房来得实在,而一个被娃娃入托整得焦头烂额的家长,对她讲一千次教育投入提高了,不如让她的娃娃不太困难地进入到幼儿园里去。老百姓对期待,其实就是这么简单,但又这么实在。对于他们来说,如果与他们的生活没有实际联系,GDP再高,也没有什么意义,财政支出再多,也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也不能怪民众的现实认知。对多数人来说,不管幸福还是尊严,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需要。老板,不能在工人忙累了一年,给一张奖状而不发钱地表扬他们的尊严;群众,也不能在看病很贵很麻烦的状态下,感受到尊严。家有孩子的父母,不会在孩子求学的困难中,体会到尊严,饮水困难地区的百姓,更不能在喝着脏水臭水的情况下,幻想尊严。

  尊严,从来不是脱离现实生存状况来谈的。在这一点上,湖南省委省政府是了了然于心的,在过去的2011年中,该省涉及民生的财政支出达到2274.3亿元,增长30.9%;9个方面3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96个县(市、区);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46.6万套,基本建成22.7万套、农村危房改造验收入住11.4万户,解决318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城镇就业新增71.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31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8%……

  这每一个数字背后,所对应的,就是一个因民生得到改善而增长了幸福感的湖南人,因此,这样的数字,就充满了温度与情义。这样的数字,与“三公消费”不同,再高也不会让人心疼。

  65.6%,它是个数字,又不完全是个数字。它是一种决心与价值观的宣示,它让观者,从中既感受到一种担当,又看到了因这种担当所带来的希望——民生是跨向尊严彼岸的桥,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民众的尊严感,将骑着民生这匹快马,稳健而快速地奔来。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