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毛泽东之路(21) 凭吊古炮台

2014-02-19 17:11:18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记者 文热心] [责编:杨帆]
字体:【

  本报记者 文热心

  青年毛泽东也喜欢“旅游”。如果说,“游学”是他“刻意为之”,重在过程、不在乎目的地的话,那么,“旅游”更多的是“非行不可”,“见机而游”,重在“景点”。

  如果说,他那几次“游学”,有点像现在的“驴友”之行,而那几次“公差”,则是“办事”、“游览”双丰收。

  办好了事,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凭吊了历史遗迹名人,抒发了自己胸中情意,激起心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这就是青年毛泽东的“旅游”境界。

  1

  足步:许昌

  绕道游览汉魏古都

  许昌的汉魏古都,应是毛泽东省外游览的第一个风景点。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和李维汉、罗章龙等人乘火车赴北京。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出省,此行的目的是做湖南赴法勤工俭学青年的“驻京办主任”。

  罗章龙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回忆说:“当火车到达河南郾城县境时,因沙河涨水,铁路淹了十几公里,我们便在漯河车站宿了一夜。”第二天,“毛泽东对别人说,‘你们在这里等等,我们三人(毛泽东、陈绍休、罗章龙)到许昌老城去看看。’老城离许昌一二十里,是三国时的魏都。”

  赴许昌,毛泽东是要见识一下魏都风采,凭吊历史遗迹,更是想见识一下魏武帝曹操的大手笔,因为正是曹操把许昌打造成三国时期的魏国都城。曹操也是毛泽东心目中最喜欢的、认为最有才能,诗文颇佳的人。

  第二天,毛、陈和罗乘坐临时列车到了许昌。可他们要去的汉魏古都遗址距离当时的许昌市还有20多公里,即今许昌县张潘乡古城村附近。去那里没有车可坐,毛泽东他们步行前往。

  2

  足步:毛罗联诗在古城

  在毛泽东眼中,昔日繁华热闹的汉魏古都,只剩下一些残砖败瓦,破墙断垣,一片萧瑟。

  想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都许昌,让许昌曾一度成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可一千多年后却是如此情景,毛泽东的心不由得被刺痛了,祖国是多么灾难沉重啊!

  罗章龙回忆当时情景的说:“魏都还有一些遗迹。我们在那里徘徊很久,并作了几首诗。在游览魏都旧墟时,我们朗诵曹操的《短歌行》及《让县自明本志令》。观眼前景物,抚怀古今,萧条异代,激情慷慨,不能自已!乃作联诗一首”。

  罗章龙出了第一句诗:“横槊赋诗意飞扬。”毛泽东应了一句:“《自明本志》好文章。”

  这两句都用了曹操的典故,罗章龙用的是“横槊赋诗”:指的是曹操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而毛泽东用的典故自明本志则是曹操的名篇——《让县自明本志令》。这篇文章是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表达了作者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文章写得坦白直率,气势磅礴,充满豪气,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和见识。

  但是,毛泽东下一句笔锋一转:“萧条异代西田墓。”罗章龙应上一句:“铜雀荒沦落夕阳。”又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曹操葬于西陵墓田的遗令,一个说的曹操曾经建造的铜雀台,即“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典故。

  毛罗联诗被后人命名为《过魏都》。毛泽东在许昌是否还作过失传的诗篇,现在无从考证。但尽管眼前一片沧桑,而毛泽东心中涌现的却是对曹操赞颂——肯定其功业、才能、文采……而不是一般文人哀叹。据统计,毛泽东一生对曹操各种形式的评价共达32次之多!从这些方面来看,曹操其实就是青年毛泽东心里的政治偶像。

  这就是毛泽东趁候车之际,绕道许昌,游览魏都的心境。

  3

  足印:大沽

  “苍山辞祖国,弱水望邻封”

  1918年底,隆冬季节,毛泽东第一次来到天津塘沽。他约了萧三、罗章龙同行去看海,谁知道却看到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沽炮台。

  当时与毛泽东一起登上大沽炮台的罗章龙,在上个世纪70年末回忆说:

  “第二天大清早,我们十几个年轻人坐早车去塘沽”。在塘沽火车站附近一家小饭馆吃完早饭后,他们10多人来到大沽口炮台(北岸炮台),登上炮台观望大沽河口。

  本来是为看“究竟”,没想到“撞”上写满中国屈辱历史的炮台。青年毛泽东对这里的历史往事非常熟悉,1900年,清军和八国联军在这里进行鏖战,最终战败,被迫签下屈辱的《辛丑条约》。此地此景,此时的他心里能不感慨万千?

  罗章龙回忆这一幕时说,“河口结滿了冰块,春寒风冷,我们就选了背风朝阳的地方围坐在一起,讨论着祖国的未来,个人的理想。有人提议以海为题,分韵赋诗,每人一首。我们十几个人都即兴作了诗。我还记得毛泽东同志的诗中头句是‘苍山辞祖国,弱水望邻封’。”

  透过罗章龙的回忆,我们可以想象毛泽东当时形象的空间:凜冽的寒风中,海河出海口北岸炮台上,一个青年手抚断壁残垣,举目眺望冰封的大海,当年八国联军拆毀炮台的一幕幕浮现在他的脑海……他的表情如眼前的大海,冰冷写在脸上,炽热的报国情怀在心里翻腾。

  正是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1954年4月23日的“第二次”。这一次,他视察过永利碱厂,吃完午饭,稍作休息后,便对陪同人员说:“走,看看大沽炮台去!”毛泽东一行的车子开到大沽南炮台附近一个叫草头沽的小村子。毛泽东下车后,接过陪同人员递过来的一根长拐杖,攀上炮台的最高处。

  毛泽东抚着残留的断炮残垣,凝目远眺,若有所思,良久才说一句话来:“满清政府太腐败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一脉相承,青年毛泽东和伟人毛泽东心中涌现的都是报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4

  足印:泰山

  “山底下可能有不少铁”

  1920年4月11日至5月5日,是青年毛泽东第二次“京沪行”时间。这一次,确实是“客有意”,他在途中游览了泰山、曲阜、南京等地。“在这次旅行中,我登了山东的神岳泰山,冯玉祥将军曾在这里隐居,并且写了些爱国的对联。”毛泽东回忆这次旅程时说。

  这次旅程,在毛泽东心中的“沉淀”许多许多,以致他日后经常“见景”说事。1958年,毛泽东接见泰安地委副书记李元明时说到泰山。他说:“你们这里有个泰山很大,1920年我爬上去过,山底下可能有不少铁。”这让李元明很吃惊,一代伟人毛泽东难道青年时期懂地质?因为当时“泰山东、西、北三面都已经发现有铁矿,只有山前面没有发现”。

  1920年4月这次,是毛泽东第一次也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登泰山,当然不是考察地质,而是领略泰山的人文底蕴。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华夏历史文化的缩影。车从山下过,青年毛泽东当然得登上这座“中华第一山”体验一番。

  毛泽东登泰山的细节已无人述及,但我们可以想象:他站在泰山最高处,著名风景名胜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尽收眼底。此时,毛泽东才真正领略和感受到泰山的美丽、伟大,也才真正体会到孔老夫子那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真谛所在。

  5

  足印:曲阜

  来到孔子长眠的地方

  毛泽东1936年回忆第二次“京沪行”时说:“在前往南京的途中,我在曲阜下车,去看了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的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看到了圣人幼年所住的小镇。在历史性的孔庙附近那棵有名的树,相传是孔子栽种的,我也看到了。我还在孔子的一个有名的弟子颜回住过的河边停留了一下,并且看到了孟子的出生地。”

  孔夫子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圣人”,毛泽东7岁那年开始就在故居附近的南岸私塾读“孔夫子”,后来又先后在乌龟井、桥头湾等6个私塾上学,一直到13岁。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我过去读过孔夫子的书,读了‘四书’、‘五经’,读了六年。”可见,孔夫子同样是青年毛泽东心目中的圣人。

  同行者记得:毛泽东等人第一站是祭拜孔子墓。面对孔墓,毛泽东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并风趣地对同去的好友说:“过去,我们总是对着家里和学校的神龛拜孔老夫子的像,今天我们到了他老人家长眠的地方,可真的要好好拜他几拜哩!”

  接着,毛泽东等人又追寻孔子弟子们的足迹,特地到他们洗澡的小溪和孔子的出生地看了看,因为他对孔子弟子洗澡一事记忆犹新。当年在私塾读书时,邹春培老师批评他不该带同学们到塘里玩水,他就是拿孔子鼓励弟子到河里游泳的事来反驳的。可惜,此时这条小溪已经干涸得几乎没有水了,毛泽东只能想象着当时孔夫子的弟子们在溪中戏水的情景了。

  6

  足印:南京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游了济南、泰山、曲阜,5月初,毛泽东来到津浦线上的最后一个“风景点”——南京。

  当时,南京是津浦、沪宁两铁路的连接点和长江下游航运的必经之地,交通运输业比较发达,丝织业特别发达,现代工人有1万余人。南京还是长江下游东南各省的反动统治中心,江苏督军署、省长衙门均设在南京,全市共有39.21万人。行走在南京城内还可以看到外国人开设的工厂、银行、医院、商店,也能感受到南京人民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情绪。

  毛泽东在登上南京明城墙,尽情瞻望远处葱郁的紫金山和浩渺的长江后,不仅联想到了南京古名石头城和孙权建都于此的奥秘,而且赞叹南京“黯黯江云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的古都风貌,并振臂一呼:“社会的腐朽,民族的颓败,非有绝大努力,给他个连根拔起,不足以言摧陷廓清。”“盖历史上各国民权、人权之取得,未有不从积极之奋斗与运动而来者也。”

  “江山如此多娇”,毛泽东的亲身体验。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毛泽东做好了准备。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祖国大好河山和民族深重灾难史,激发的是毛泽东报国情怀。

  ■链接

  青年毛泽东的“公差”

  自筹差旅费、没人接待的青年毛泽东出过8次“公差”:

  1、1918年8月15日,从长沙前往北京,主持湖南赴法勤工俭学学生联络工作。

  2、1918年10月6日,和蔡和森、萧子升等到保定,看望湖南赴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学生,8日返京。

  3、1919年3月12日,开始第一次“京沪行”——和蔡和森、罗章龙乘火车送赴法勤工俭学学生去上海。3月14日,到达上海,第二天参加赴法勤工俭学学生欢送会。17日、31日,他和萧三等人先后两次到杨树浦轮船码头为湖南赴法学生送行。

  4、1919年12月18日,以湖南公民代表团团长的身份,率“驱张”代表团赴京。在京期间,参加湖南各代表团联合请愿行动,并作为与政府谈判的六位代表之一,揭露张敬尧的罪行;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料理杨昌济丧事,扶柩至武汉。

  5、1920年初,从武汉折转上海,参加全国学联会议。

  6、1920年3月间,由沪回京,考察“工读互助”活动。

  7、1920年4月11日,开始第二次“京沪行”。5月5日,到达上海。5月8日,同旅沪新民学会会员在半淞园聚会,为赴法人员萧子升等送行。在上海,践行“工读互助”;继续开展“驱张”活动,讨论湖南改造问题;拜访孙中山、廖仲恺等人;和陈独秀讨论马克思主义学说及其在中国应用的问题。

  8、1920年6月11日,张敬尧被迫逃离湖南。毛泽东于7月5日启程、7日回到长沙。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