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独”之痛应在“计生”时就有预感

华声在线时间:2013-03-21 02:11:54
字体:【
打印 复制链接

  李建荣是石家庄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计生委主任。在这个岗位上的每一年,她都能捧回市级先进工作者的荣誉证书,一家人以她为荣。然而,就在今年初,这位64岁的母亲失去了自己的独生儿子。她和丈夫陷入了对“老无所依”的深深恐惧之中。(8月8日《中国青年报》)

  “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自制订以来,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但对计划生育一味的只控制人口数量,忽略世代更替,造成国家严重的老龄化,未富先老的格局,似乎是刚刚意识到。如果在着眼于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意识到由此必然带来的后果,把独生之女家庭的养老保障同时列入“计生”工作之中,至少会少了很多除了亲情以外的社会伦理问题。

  而现在面临的这个“社会问题”,并非局限于是不是让小辈更好地赡养老人,而是“独生子没了怎么办”的“失独”问题。“当下,首批独生子女的父母正步入老年。有专家估算,目前全国至少100万个失独家庭,每年新增7.6万个。”

  虽然由一个热衷于“计生”工作的老人的“失独”来演绎这种困境,难免让人百感交集,不理智的人还可能称之为“报应”,这显然是冷酷和有失公允的。但是,如果把这个所谓的“报应”看作广义上的前因后果,就不该仅是这位“计生”积极分子始料不及,而且是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严重失误。

  计划生育对应发展问题不难理解,少几张嘴吃饭肯定减轻了发展的成本,提高了发展的速度。但是,既然有关“发展问题”,那就不是一种临时的应对,也就是说不是求得眼前好过的权宜之计。那么,相关的善后部署体现在哪里呢?怎么会让一个坚定不移地宣传和执行“计生”政策的积极分子,在痛失独子后,陷入了对“老无所依”的深深恐惧之中?

  客观的说,按照“计生”后获得的发展进度,以及达到目前的生活水平来看,还真多亏了“计划生育”。试想,在现在的生活压力下,如果抚养几个孩子,估计不少家庭会不堪重负。所以,还是一个经济能力的问题。事实上,“计划生育”对足够有钱的人来说,还是一纸空文。问题在于,由“计划生育”节省下来的发展成本中,国家是否预留了满足“老有所养”的公共服务资金?是不是如李建荣所说的“我们是‘一孩化’的先驱,我相信国家不会不管”。对于这个问题,国家计生委原巡视员、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原理事长苗霞如也不过是在刚刚过去的7月,愤愤地表示:“如果我们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任。”

  但现实的情况是,社会对孤寡老人的公共服务产品还相当稀缺。7月5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从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获悉,“‘一福’一床难求,目前有9000多人在排号等待入住。全部满足预计要等十几年。”不仅如此,养老院的高额收费,已经让很多家庭难以承受。很多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以前办养老院的困难是老人不愿住养老院;现在的困难是老人想住养老院,但又住不起。

  这样看来,对“计划生育”必然带来的后遗症,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还没有考虑周全。照理,由于“计划生育”改变了传统的赡养格局,不但是对于“失独”这样的极端困难家庭做好善后准备,更应该对普遍的老龄化问题未雨绸缪。其实,在人们为“失独”的孤寡老人唏嘘不已之时,还有更多的家庭面临着“老有所依”、“老有所养”难题。而这些问题并非是家庭自身造成的,也不是凭家庭能力可以解决的。当一位“计生委主任失去独子后陷入恐惧,后悔没生二胎”时,在肯定“计划生育”对中国的人口问题和发展问题的积极作用的前提下,是不是该要求政府用“可持续性发展”的理论,承担起不可推卸的责任?

  知风

频道精选
网站地图
集团报刊系列
湖南日报 三湘都市报 文萃报 大众卫生报 科教新报 华声杂志 文萃月刊 向日葵·中国故事 放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