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门槛”引入民营资本

2013-03-14 10:13:23 [责编:杨帆]
字体:【

  全国人大代表赖小民建议发展中小银行——

  降低“门槛”引入民营资本

  【声音】

  通过银行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科学合理布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成为今后我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

  目前,中国的银行体系形成了5家国有控股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47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多家村镇银行,以及部分外资银行并存、竞争发展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格局,一个逐步开放、全方位竞争的银行业格局正在形成。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打破银行垄断,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加大引入民营资本。”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华融湘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赖小民说,大力发展中小银行、社区银行已成为一种共识,应该成为今后金融体制改革的工作重点。

  【建议】

  加大引入民营资本,加强中小银行内部管理,建立分层监管体系。

  赖小民认为,政府要选择性地,以区域性重点地域或专业性重点机构为试点,逐步、适当降低金融准入门槛,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或主导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中小商业银行和社区银行及各类中小金融机构及新型金融组织;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等正规民间金融的改制;加快建设和完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着力构建社区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和组织发展,将金融服务伸至城乡居民,从而形成金融机构分层次、错位竞争的市场组织体系。

  加强中小银行内部管理,切实防范民营金融机构经营过程中的种种风险。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民营金融机构,其不同经营特点,建立个性化、差异化的监管指引,实施分类、分层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防止出现中小商业银行的监管空白,保证其稳健运行。

  【背景】

  中小银行的发展,其提供的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市场主体需要。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一个突出特点是既存在一些规模非常大的银行,又存在为数众多的中小型银行和小型社区银行,这在客观上很好地满足了经济中不同规模企业的不同需求。

  赖小民分析认为,在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总体实力较弱。与5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相比,目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仍存在发展滞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服务确实、市场定位不准、市场份额下降、整体经营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这仍是我国经济生活和金融运行中一个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农村金融、县域金融严重缺失,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根据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小银行、社区银行往往是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而在我国中小银行发展依然滞后,再加上5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收缩了县以下分支机构,信贷重点向大中型优势企业、上市公司倾斜,导致我国城乡地区,县以下的金融供给明显不足。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依然难以得到满足。我国商业银行的所有制特性使得国有银行以服务国有企业为主,其贷款投向集中在大企业、集中在国企、集中在大城市,以及集中在沿海城市。而我国为数众多的非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由于中小银行体系尚不发达,其融资需求依然难以得到满足。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