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两高”报告4大焦点

2013-03-11 10:37:19 [责编:杨帆]
字体:【

  依法惩治贪官反腐倡廉、严格证据制度保障人权、打造“干净司法”促进清正廉洁、严惩“瘦肉精”“地沟油”等犯罪……1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分别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做报告,提请代表审议。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认为,报告回应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反映了司法机关依法履行惩治犯罪、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光荣职责。

  反腐倡廉:“老虎”“苍蝇”一起打

  【新闻背景】5年来,司法机关依法立案查办薄熙来、刘志军等涉嫌犯罪案件。随着涉足球系列刑事案件的审判,南勇、张建强、陆俊等人的腐败行为公之于众。查办贪腐、深挖“蛀虫”,无论涉及哪级官员都一查到底,彰显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案件13.8万件,判处罪犯14.3万人。2013年人民法院将依法严惩贪污、贿赂、渎职犯罪,推动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

  高检报告:5年来,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65787件218639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13173人(含厅局级950人、省部级以上30人),对19003名行贿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李大进: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反腐败要“老虎”“苍蝇”一起打,这是向全社会的庄严宣誓。反腐靠制度,但关键在落实,国家应当在完善反腐制度的基础上制定精细条款,同时司法机关要注重研究打击性贿赂等反腐新课题。

  保障人权:防止刑讯逼供

  【新闻背景】佘祥林、赵作海等冤错案暴露了我国刑事诉讼过程中存在刑讯逼供等一些重大问题。去年,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完善了证据制度、辩护制度等,填补了法律漏洞。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人民法院完善刑事诉讼程序,推进刑事司法改革,完善刑事证据制度。

  高检报告:建立审查逮捕阶段讯问犯罪嫌疑人制度,严格排除非法证据,重视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和律师执业权利,对侦查活动中的违法情况提出纠正意见177819件次。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汤维建:冤错案必须及时纠正,深入反思成因,堵住制度漏洞。现在监狱、看守所等羁押场所采取同步录音录像、讯问时确保律师在场等措施,遏制刑讯逼供发生,比过去有进步。

  “干净司法”:从源头控制“污染”

  【新闻背景】如果说犯罪好比污染了水流,那么不公正的判决就像污染了水源。而司法腐败正是司法不公的重要原因。黄松有、张弢等司法官员因违纪违法相继落马。5年来,司法机关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净化自身。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出台“五个严禁”规定,拓宽举报受理渠道,加大对违纪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共查处利用审判执行权违纪违法干警1548人。法院干警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投诉呈逐年下降趋势。

  高检报告:持续开展扣押冻结款物、警车警械管理使用、规范安全文明执法等专项检查,解决自身违法违规办案的突出问题,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活动。2012年,群众对检察人员的举报比2008年减少32.7%。

  【点评】全国人大代表应勇:司法机关是惩治腐败的重要力量,其本身也是预防腐败的重要领域。中国长期以来是人情社会,人们总认为“打官司就是打关系”,于是通过各种关系找人。只有司法机关加强自身监督,司法人员秉公执法,严格依法办事,才能使法律得到有效实施,老百姓才会信法、用法、守法。

  护民生:严惩危害公民健康犯罪

  【新闻背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让人民深恶痛绝,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犯罪频发。司法机关积极查办、依法严惩“瘦肉精”“地沟油”、“塑化剂”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

  【报告摘编】高法报告:依法严惩危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犯罪,审结生产销售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有毒有害食品以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不符合安全标准产品等犯罪案件1.4万件,判处罪犯2万余人。

  高检报告:起诉制售假药劣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嫌疑人11251人,立案侦查问题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毒胶囊等事件背后涉嫌渎职犯罪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65人。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对于人民群众反响强烈的问题,就是要“零容忍”,决不姑息,让群众在司法过程中感受到法律的尊严和权威。要把监督落到实处,用制度管事管人。

  (据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