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以来 和平发展道路的新进展

2012-11-08 10:01:13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徐珊] [责编:杨帆]
字体:【

  坚持和平发展,促进世界和谐十六大以来 和平发展道路的新进展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开始发生历史性的变化,统筹内政外交的任务更加繁重。而此时的世界也进入了大变革大调整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巧妙运筹,外交理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也为世界的和平、繁荣与和谐作出了重要贡献。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给世界以信心和承诺

  和平发展是我国一贯的对外战略,也是时代的要求。随着中国国力的日益强大利益的不断拓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的发展备受全球瞩目。众多的历史事实显示:一个大国的崛起必然会对原有世界格局带来重大影响。近代史上一些国家崛起的背后无一例外地伴随着冲突、扩张。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日趋明显,国际社会随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人们注视中国的目光变得复杂:中国将会通过何种道路走向民族复兴?又将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事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有力的回答,中国才能赢得世界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2003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明确提出中国要坚持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四个月以后,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胡锦涛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对世界的响亮回答。

  此后,在不同的场合,胡锦涛对中国所走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国为什么要走这样的发展道路,中国将怎样坚持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等问题反复作出了阐释。

  2005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平的发展,就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开放的发展,就是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市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作的发展,就是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贸规则,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问题,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三个概念使人们对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有了清晰的了解。

  2006年4月访美期间,胡锦涛在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晚宴上发表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社会制度和主流价值观的必然选择,更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是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中国最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近代以来曾饱受侵略之苦的中国人民最能体会和平之可贵,走和平发展道路符合中华文化几千年发展形成的民族精神,也符合当代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崇高追求。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只有创造和平环境,各国才能具备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加强交流,扩大合作,各国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只有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的发展才是持久、牢靠的发展,也才是既有利于中国人民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充满诚意的讲话,让人们看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人民内心的真实愿望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逻辑。

  和平发展与科学发展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我们要实现科学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共同解决全球治理问题。

  也是这次访美期间,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向人们介绍了中国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要求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致力于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设想和努力。

  科学发展观是对世界负责的发展观,它的提出和有效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可以走一条与历史上其他大国崛起不同的新路。中国政府一再强调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仅仅是一种愿望和姿态,也不是空洞的外交宣言,而是以内容丰富、观念清晰的国内发展战略为理论和实践基础的。

  科学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的郑重选择,是中国向世界的庄严承诺。这条人类文明进步的全新道路,给世界带来了信心,也让中国收获了世界的理解和尊重

  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给世界一个新的价值尺度

  二十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此后长期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长期的动荡,人们对新的世纪充满希望。但我们的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冷战掩盖下的民族、宗教冲突逐步抬头,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传统的理念、旧的国际秩序已经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能否提出新的理念,能否对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世界对中国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和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历史使命。

  十六大以后,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加快了理论创新的步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外交是内政的反映和延伸,沿着这样的思路,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处理、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也有了新的理念。

  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全面阐述了构建和谐世界的思想。

  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理念不仅仅是处理不同文明之间关系的方法,而是反对西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乃至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思想。

  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因而相互促进;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古老的智慧,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启迪。“和谐世界”发展了 “和而不同”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和当代实践的追求,开始令世界瞩目。

  怎样才能构建起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呢?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后,胡锦涛在不同的外交场合对此作了反复的阐述和深入的探讨。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对于构建和谐世界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作了集中概括:应该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这既意味着风险和挑战,也充满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以新的视角观察当今的国际关系,可以看到,解决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有新的思路与战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外交在探索与外部世界和谐互动中的伟大创造,同时这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望,建设这样的世界符合全人类的根本利益。世人逐步意识到这一理念正日益成为今天国际社会各种利益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价值尺度。

  以互利共赢的理念推进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合作关系的发展

  稳定和发展同主要大国的关系,对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意义重大。冷战时期,非此即彼、非赢即输的“零和思维”使大国关系长期陷入对抗状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命运休戚与共,必须摒弃冷战思维和结盟对抗,才能推动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互利共赢的理念和实践代替冷战思维、零和博弈,使中国与世界主要大国的关系日益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关系已远远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意义。在大国关系甚至在中国的整个外交格局中,中美关系都处于关键地位。由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中美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和矛盾,但两国在推进联合国改革、解决地区热点问题、防范和应对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预防自然灾害、防控流行性疾病等重大问题上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大的共同责任。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必须以新的理念缩小和正确处理分歧,寻找和扩大两国利益汇合点。

  2006年胡锦涛在就任国家主席后对美国进行首次国事访问, 他在华盛顿发表的题为《全面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讲话中鲜明地提出,“我们应该以宽广深邃的战略眼光、以互利共赢的时代思维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建设性合作关系的正确轨道稳定发展。”发展互利共赢成为了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着力点。

  在互利共赢视域下,胡锦涛访美期间多次强调: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两国的共同战略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加了,两国的合作领域不是变窄了而是拓宽了。面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中美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发展中美关系,是维护两国和两国人民共同利益的需要,也是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繁荣的需要。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中美关系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克服种种困难,保持了总体上的稳定与发展。2009年11月17日,奥巴马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成为历史上首位执政第一年就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美国总统。之后,两国元首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七次会晤并实现互访。双方成功举行两轮战略与经济对话,建立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两国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在国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中美关系沿着积极合作全面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两国领导人从几年难得一次会晤,发展到一年多次相见,经常互通电话、互致信函,沟通空前频繁、联系日益密切。

  2011年1月18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他自2003年担任中国国家主席以来第六次踏上美利坚的土地。1月20日,在美国友好团体欢迎宴会上胡锦涛发表了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演讲。指出,两国应着眼大局,立足长远,积极推进中美伙伴合作,努力构建互利双赢的中美经济合作新格局。这次访问,中美两国发表了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第三份联合声明,明确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构建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框架,有效提升了中美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水平。

  中俄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双方的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互利共赢仍然是主要的指导方针。2009年胡锦涛访俄期间发表了《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的演讲,强调“我们要坚持互利双赢,夯实中俄关系经济基础。我们要保持并继续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的积极态势,探索合作新途径新方式,寻找更多利益契合点,深化两国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互利共赢的理念推动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以及国际事务等领域的全面战略协作不断向前发展。

  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我们强调的依然是共赢、互惠。2003年,胡锦涛在会见来华出席中欧领导人第六次会晤的欧盟领导人时就指出“愿意按照平等协商、互利双赢的精神推动双方各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欧之间的合作、互利显得更为重要。中国对欧洲的援助更是充分体现了互利共赢思维方式的魅力。

  中日关系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日之间有着历史恩怨和现实纠葛,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日两国的共同利益不断拓展、合作空间不断扩大。2008年,胡锦涛访日期间,同福田首相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就全面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达成广泛共识,确定了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总体框架。双方一致同意,要共同努力,增进战略互信,深化互利合作,扩大人文交流,推动亚洲振兴,应对全球挑战,共同推进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在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互利共赢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而把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作为发展同各大国关系的着力点,巩固和发展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推动构筑总体稳定、相对均衡、合作共赢的大国关系框架,也成为中国处理与世界主要大国关系的指导方针。

  共享发展机遇,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

  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命运与共。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2003年6月,在瑞士洛桑会见发展中国家领导人时,胡锦涛就指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长期以来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中国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信任和合作,始终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将始终坚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

  十六大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强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务实合作,与他们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发展新路。

  2005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发展筹资高级别会议上宣布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决定给予所有同中国建交的三十九个最不发达国家部分商品零关税待遇、三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百亿美元优惠贷款等。

  2006年11月3日至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功举办。中国领导人和来自非洲四十八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相聚北京,代表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共商和平、发展、合作大计。胡锦涛在峰会开幕式上全面阐述了中非发展相互关系始终坚持的真诚友好、平等相待、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原则,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非合作的五大领域,并宣布了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合作的八项政策措施:扩大对非援助规模,到2009年使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规模比2006年增加一倍;三年内向非洲国家提供三十亿美优惠贷款和二十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设立总额达五十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援助建设非洲联盟会议中心;派遣一百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援助建设三十所医院……,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代表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情厚意,赢得了与会非洲国家领导人和代表的认同和赞扬。

  这是中非领导人之间规模空前、规格空前的一次集体对话,参与国家之多,与会代表团级别之高,显示了中非牢不可破的传统友谊,也反映出与会各国对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殷切期望。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宣布中非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体现了中非携手探索共同发展新路的集体智慧,也成为中国构筑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的外交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

  2009年,中国政府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进一步推出了包括 “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在内的八项援助和合作举措。2010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上再次宣布了推动发展中国家民生事业发展,减免最不发达国家债务,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合作,拓展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开发人力资源等六项举措。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繁荣进步,也为中国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发展是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进步的根本途径。只有携手合作、共享机遇、共同发展,世界才能真正实现和平、稳定、繁荣。这种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定信念和真诚愿望同样并且首先适用于周边国家。

  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促进区域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基石。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发展同周边国家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东亚峰会、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大图们倡议”等区域和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多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合作。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全面实施,百分之九十的商品实现零关税,中国与东盟各自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商品自由进入对方市场,适应了双方多方面的需求,有力地推动了双边贸易迅速增长。

  中国倡议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2010年,中国与十个自由贸易协定或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伙伴(东盟、巴基斯坦、智利、新加坡、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的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到七千八百二十六亿美元,超过了中国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上海合作组织,是在中国的倡议下建立起来的。人口超过十五亿、面积占整个欧亚大陆的百分之六十、石油储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五多、天然气百分之三十、已探明的铀储量百分之五十、2010年底黄金外汇储备超过三点六万亿美元,上合组织有着巨大的合作潜力。2003年以来,胡锦涛先后十二次出席上合组织领导人峰会,切实推动把合作的潜力转化为合作的成果,推动区域合作不断深化。目前,把上海合作组织建设成为和谐和睦的家园、地区安全稳定的有力保障、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开展国际交往、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有效平台,已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共识。

  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中国的发展给周边国家带来的不是威胁,而是机遇。

  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挑战,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展现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形象

  发展中国家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挑战甚至是阻挠。国际社会对这些快速发展的国家也有着更多的期待。这些国家能不能在维护自己正当权益的同时,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是衡量其国际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在纷繁复杂的国际事务中能否处理好这个问题,也是对一个国家外交能力的考验。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应对传统安全挑战的同时,非传统安全的挑战也不期而至。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快速持续推进,气候变暖开始严重影响全球的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挑战。从2007年起,气候问题赫然成为国际场合最突出的议题。1月,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它被列为超过恐怖主义、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等问题的最主要问题;4月,联合国大会讨论了气候问题;6月,G8会议再次把气候问题作为主要议题;接下来,9月的APEC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和联合国大会、11月的中欧首脑会议以及12月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无不将气候问题作为重要议题。

  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出于制约我国等发展中大国发展的深层次考虑,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极力推动制定全球减排定量目标,将气候变化问题作为获取竞争新优势的手段。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气候问题事关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事关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家根本利益,事关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国利用各种多边场合全面阐述有关立场和主张,表明我们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坚定决心。2007年胡锦涛先后在发展中五国领导人会晤及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全面深入阐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并提出了具体、务实的合作建议。

  胡锦涛指出:“在现阶段对发展中国家提出强制性减排要求是不合适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也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根据自身情况采取措施,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帮助更多国家走上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发展目标的清洁发展之路。”

  胡锦涛强调: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坚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核心机制和主渠道地位,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通过广泛开展国际合作,积极加以应对。应该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努力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绿色增长,发展循环经济,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全球环境。胡锦涛还向世界各国介绍了我国政府在节能降耗、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努力,指出:“我们这样做,既是对本国人民负责,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贡献。”中国在气候问题上显示出的积极、建设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受到各方的积极评价。

  2009年9月22日,胡锦涛在联合国谈到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时明确指出:“实现互利共赢是目标。气候变化没有国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齐心协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既是发达国家应尽的责任,也符合发达国家长远利益。我们应该树立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观念,努力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双赢,实现各国利益和全人类利益共赢。

  气候变化问题是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解决。只有各方不断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和消费模式,才能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2011年11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1)》白皮书,向世界宣示:“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清醒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从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特征出发,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坚定的原则立场和务实合作的态度,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大国的真诚胸怀和负责任的形象。

  与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一样,在粮食安全、核不扩散、安全反恐、公共卫生、减少贫困等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问题上,在朝鲜半岛无核化、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问题、叙利亚问题等地区热点中,中国都积极参与,推动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世界都切实感受到了这份厚重的中国责任。

  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建立新的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创建新的多边合作平台

  2008年,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遭受重创。世界经济版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金融危机给快速发展的中国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中国被推到了国际社会讨论和处理重大问题的前台。中国的领导人敏锐地注意到了形势变化深刻底蕴,努力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抓住机遇推动世界经济治理机制朝着有利于我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和一大批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被称为“富国俱乐部”的八国集团对世界的影响明显减弱,无法继续承担主导国际事务的角色。这一点在金融危机中显露得更加清楚。由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和主要发达经济体共同组成的二十国集团开始肩负起协调世界各国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重任。

  事态的发展表明,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峰会活动并推动其机制化,符合我国日益拓展的发展利益,符合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有利于提升我国在重大国际经济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也有利于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国必须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2008年,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华盛顿峰会上,中国顺应时势开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胡锦涛发表了题为《通力合作,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指出,“为了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世界各国应该增强信心、加强协调、密切合作”。这种主张最终成了这次峰会的基调。2009年4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第二次峰会上,中国给正陷入衰退的“寒冬”的世界经济带去了信心。胡锦涛说:“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渡过难关,实现我们共同确定的目标。”2009年的匹兹堡峰会上,中国推动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更加关注世界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问题,继续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从华盛顿、伦敦、匹兹堡、多伦多到首尔、戛纳,再到洛斯卡沃斯,在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到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型过程中,中国领导人无疑都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使峰会向着推动实现共同发展这一世界经济持久增长的根本目标不断进步。

  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在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着传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发生了与全球化趋势相适应,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呼声的深刻变革。

  在积极推动这种变革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推动创建新的国际合作平台。在这种新平台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所谓“金砖国家”。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面积近百分之三十,人口占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二,集中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正在世界经济治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影响。

  “金砖国家”对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有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加强对话和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2009年6月16日,“金砖四国”领导人在叶卡捷琳堡首次举行正式会晤。胡锦涛指出,在当前形势下,四国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应该把握历史机遇,加强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利益。金砖四国作为新的国际多边合作平台,在交往中应遵循增强政治互信、深化经济合作、推进人文交流、提倡经验互鉴的重要原则。

  2010年4月,“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二次会晤在巴西利亚举行,胡锦涛再一次发出促合作、倡开放、谋共赢的呼声,希望进一步从战略高度明确四国合作方向,以互信为基石,以务实合作为抓手,以机制建设为保障,以互利共赢为目标,以开放透明为前提,推动四国合作进程,得到了各方的共鸣和支持。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并更名为“金砖国家”。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来,通过成员国协调立场与采取共同行动,成为世界经济治理机制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各成员国实现自身发展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金砖国家富有成效的合作,不但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给成员国自身带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充分显示了这一机制的旺盛生命力。

  政治体制、发展方式、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不尽相同的国家,能通过“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言权,这充分证明了不同社会制度可以相互包容,不同发展模式可以相互合作,不同历史文明可以相互借鉴,不同文化传统可以相互交流,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体现了合作共赢的时代特点。

  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期,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关系中倡导民主和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合作共赢,在团结中促合作、合作中谋发展,不仅改变着三十多亿人口的生活面貌,而且日益成为促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的重要力量。

  中国以独到的方式联合其他力量,为创造全球经济合作的新模式、建立新兴经济体合作、对话及诉求表达的多边合作新舞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十年来,中国的外交实践不断取得新的成果,中国的外交理念也在不断创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武装护航,利比亚大规模撤侨,彰显了中国在新的形势下以人为本,坚定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理念;三百多所海外孔子学院的建立,体现了中国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面前注重人文外交的新趋向……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大国,作为世界上唯一文明从未中断的民族,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赢得尊重的同时也更好地发展着自己。

  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新的历史起点上,一个和平、民主、文明、进步的中国,正在不断丰富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交理论,探索着人类历史文明进步的崭新道路。在和平发展道路上,中国走得愈加沉稳、愈发自信!

  (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五编研部徐珊)

要闻速递

专题推荐